大概是恬淡的陽光、柔軟的風
還有出車站就看得見的加拿利海棗
構成了對宮崎市區的印象
旅程從和平台公園開始,走過埴輪園、探索縣市博物館,然後穿越連接凡塵與神域的白色鳥居,虔心在宮崎神宮參拜。
乘著午後暢爽地天氣,沿著江田神社的林間步道抵達御池,看池面映著藍天、任微風吹皺水面,然後踩著自行車的踏板,駛近夜裡不夜城西橘通。霓虹燈的閃爍與人群的喧囂構成了城市的脈動,在這裡選了戶隱釜揚烏龍麵老店作為開場,再佐地雞炭火燒,犒勞一日跋涉的旅程。
宮崎市區的小旅行
簡單、輕盈,還有歲月靜好的感覺
在這片南國之都的土地上
每一個旅程的碎片
都在緩慢流動的時光中
拼成值得珍藏的宮崎印象
本文會依照以下順序撰寫,讀者可依序閱讀:
1. 南國陽光下的文化之都:宮崎市
2. 直航更方便!台灣虎航每周直飛宮崎
3. 宮崎市區旅遊地圖 & 行程規劃
4. 宮崎市區景點介紹
4-1. 歲月之塔與陶偶的奇幻公園秘境:平和台公園
4-2. 探尋宮崎丘陵間穿越千年的古墳文化:埴輪園
4-3. 宮崎的記憶長廊,從太古生態到近代風貌:宮崎縣綜合博物館
4-4. 被蒼翠森林擁抱的宮崎精神象徵與歷史縮影:宮崎神宮
4-5. 從鄉土到世界,穿越時空的美學藝術殿堂:宮崎縣立美術館
4-6. 芒果、燒酒與職人工藝,收藏屬於當地的風土記憶 :物産館 KONNE
4-7. 夜色下的美食與文化的巡禮:西橘通
4-8. 日向國的神話,創世傳說的信仰之源:江田神社
4-9. 在花海中感受四季更迭與花藝生活的浪漫:Florante 宮崎植物園
5. 宮崎市區美食介紹
5-1. 深夜巷弄的味覺記憶,傳承數十載的祕傳醬汁烏龍麵 :釜揚げうどん 戸隠
5-2. 以備長炭演繹宮崎百年地頭鶏的傳世美味:軍鶏本店 隠蔵
6. 不自駕也能遊南九州!宮崎市城市漫步
1. 南國陽光下的文化之都:宮崎市
宮崎市位於宮崎縣的東南部,溫暖的氣候、寬廣的海岸線、綿延的綠意,是日本南國風情的代表城市。宮崎市的名稱源自於過去的宮崎郡,因為古代這裡曾為宮崎莊及宮崎城的勢力範圍。將時間推回到古墳時代,宮崎早在當時就留下了生目古墳群的遺跡;室町時代後,宮崎市的發展逐步由農村轉向城鎮,至江戶時代,城崎地區憑藉赤江港與近畿地區進行貿易,成為當時區域內的小型商業中心;而到明治維新後,宮崎更是開始邁向一座現代化的城市。
自 1873 年宮崎縣正式成立以來,宮崎市逐漸發展為縣內的行政中心。1924 年宮崎正式升格為市,並隨著日豐本線的全線通車而進一步發展。戰後,宮崎市透過昭和大合併擴大行政範圍,成為縣內最具規模的都市。二戰期間,宮崎市雖遭受空襲,但憑藉強韌的復興力,戰後迅速重建,並在昭和天皇的巡視與皇族新婚旅行的影響下,成為日本國內著名的旅遊勝地。
宮崎市的氣候四季宜人,年均氣溫約 18℃,擁有超過 2000 小時的日照,即便降水量豐沛,依舊能享受明亮的南國陽光。冬季因為有九州山地的屏障,使得降雪稀少,整體氣候穩定,適宜居住與旅行,讓宮崎市是一座融合了歷史、文化與自然美景的城市,再加上台灣虎航開航宮崎的直飛航線後,讓這座城市越來越受歡迎!
2. 直航更方便!台灣虎航每周直飛宮崎
過去從福岡機場前往宮崎市,首先需搭乘 5 分鐘的地鐵空港線至博多站,接著從博多站轉乘約 1 小時 20 分鐘的新幹線至鹿兒島中央站,再換乘 JR 日豐本線特急列車「霧島號」或「日向號」至宮崎站,這段鐵路車程約 2 小時。整趟行程包含轉乘等待,至少需 3.5-4 小時,且單程交通費用超過日幣一萬。
若選擇高速巴士,雖可直接從福岡的「天神巴士中心」或「博多巴士總站」搭乘「福岡—宮崎」路線、且價格較便宜,但車程長達 5 小時、班次有限,對旅遊時間較短的旅客蠻不友善的,因為光是交通就曠日廢時。
目前台灣虎航開通台北 - 宮崎直飛航線後,從台灣出發僅需約 2 小時即可抵達宮崎機場,大幅省去之前從福岡陸路移動的時間與舟車勞頓。這條航線不僅讓九州東南部的觀光資源更易親近,也讓旅客能直接以宮崎為起點,規劃「一路向北」的深度行程,例如從宮崎市延伸至日南海岸、高千穗峽,再由布院至福岡,省時又省錢!
台灣虎航 Tigerair Taiwan:官網、FaceBook、Instagram
從宮崎機場前往宮崎市區的交通也非常簡單,一出機場大廳就能看到「宮崎交通巴士」的站牌,可以搭乘班次密集的直達巴士,約 25 分鐘便能抵達市中心的宮崎站前,單程票價僅 620 日圓。如果人數較多,也可以直接搭機場外的排班計程車,跳錶車資約 2,500-3,500 日圓,約 15 分鐘即可直達市區飯店。
延伸閱讀:【日本|南九州】地方生活脈絡的深度旅行:暢遊大分+宮崎 五日旅遊完整行程指南|搭台灣虎航直飛南九州 大分進. 宮崎出 暢遊雙城超便利!
3. 宮崎市區旅遊地圖 & 行程規劃
宮崎市的景點多數都還算集中,只需要透過簡單的大眾運輸系統加上步行,就可以走訪約十幾個景點、餐廳。因此建議安排宮崎縣的旅行,可以至少預留 1-2 天遊覽宮崎市區!此外,如果是搭乘大眾運輸交通的讀者,也很推薦可以直接入住宮崎市區的飯店,每天以放射狀的方式旅遊!
宮崎市區 旅遊/美食景點地圖 Google drive 雲端下載:點我
宮崎縣旅遊延伸閱讀:
【宮崎|高千穗】神話織就的山水祕境:高千穗旅遊指南|精選 10 個熱門景點.美食 完整旅行程規劃
【宮崎|青島】碧海環抱的南國度假小島:青海旅遊指南|精選7個熱門景點. 完整交通方式. 旅遊規劃
大分縣旅遊延伸閱讀:
【大分|湯布院】山麓溫泉鄉中的文藝小鎮:湯布院旅遊指南 - 精選 7 個熱門景點美食
【大分|別府】地熱湧動的溫泉之鄉:別府地獄巡禮|完整簡介 7 個溫泉. 別府周遊護照使用攻略. 別府地獄溫泉交通方式
【大分|別府】湯煙裊裊的歷史小鎮:別府市旅遊指南|地獄溫泉巡禮+精選市區 6 個精選景點&美食推薦
4. 宮崎市區景點介紹
4-1. 歲月之塔與陶偶的奇幻公園秘境:平和台公園
在宮崎市北邊海拔 60 公尺的丘陵地上,有著一個神祕的「平和台公園」,這個公園佔地廣闊、周圍被茂密的森林環抱,園內除了有常見的寬廣草地廣場、運動場及休憩設施之外,最特別的是有著公園的象徵「平和之塔」、以及像是宮崎駿《魔法森林》的「埴輪園」。
平和台公園最早於 1940 年設立,原名「八紘一宇園」,是為紀念日本建國 2,600 年而建;不過隨著時代演變,逐步轉變為一個象徵和平的公共空間。公園的核心建築和平之塔,高達 37 公尺,灰黑色的塔身在日光的映照下,巍峨聳立於平和台公園中央。
和平之塔塔身正面所鐫刻的「八紘一宇」四字,取自古代文獻,象徵將四海八荒統合於同一屋簷下的理想;不過隨著戰後時代價值的轉變,塔名改為「平和之塔」,且銘刻的字句一度遭到削除,直至 1965 年才復刻重現,試圖以和平的名義洗滌過往的陰影。
登上和平之塔的塔身瞭望台,宮崎市區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晴朗時天光雲影間,綿延的青翠平原與波光粼粼的大淀川交相輝映,遠方的日向灘也隱約可見,是市區少數可以展望市景的景點。
4-2. 探尋宮崎丘陵間穿越千年的古墳文化:埴輪園
和平之塔北側的埴輪園中,錯落著約 400 座仿自日本各地出土的埴輪與陶器複製品,重現古墳時代的風貌。這些陶偶無聲立於林間草地,穿行於埴輪群間,陽光透過枝葉灑落於陶像之上,讓人彷彿步入宮崎駿的《魔法森林》中,感受來自遠古的神秘。
日本的古墳時代,約莫橫跨 3 世紀至 6 世紀,正是埴輪誕生與流傳的時期。這些素陶器最初環繞著前方後圓墳,被排列於墳丘頂部與四周,既作為墓葬儀式的一環,也扮演著標示領域與護衛亡者靈魂的重要角色。埴輪的種類多樣,從簡單的圓筒形發展至形象生動的人物、動物、屋宇與器物,成為今日解讀古代日本社會與文化的重要線索。
在考古研究的脈絡中,埴輪的起源可追溯至彌生時代末期吉備地區的特殊台型陶器與壺型陶器,後經改良與演變,成為古墳時期標誌性的文化遺物。埴輪的製作工藝相當講究,匠人們以黏土塑形,盤築成中空的陶器,部分則由多個燒製部件組合而成,並經過紅色塗料的裝飾,使其更具儀式感。
平和台公園埴輪園中的人物埴輪,服飾與姿態皆具特色,特別喜歡跳舞的埴輪,感覺有點可怕又可愛 XD 相較於喧囂的都市觀光地,平和台公園的埴輪園顯得格外安靜,遊人不多,讓旅客可以從容地品味這些歷史遺跡,感受千年之前的文化氣息。
4-3. 宮崎的記憶長廊,從太古生態到近代風貌:宮崎縣綜合博物館
宮崎縣總合博物館位於宮崎神宮北側,館內串聯起宮崎的自然景觀、歷史沿革與民俗文化,讓訪客在觀展中見證宮崎縣的豐富內涵。
首先,步入館內映入眼簾的是自然史展示室,這裡是座濃縮的宮崎生態系統,重現了照葉樹林的鬱鬱蒼蒼、水邊生態的優美,以及棲息在這裡的各種生態。在這個展區可以看到完整的暴龍骨架模型、並能透過實物標本、地質剖面與生態模型,更直觀地理解宮崎如何從洪荒之初逐步演變成今日的風貌。
沿著時間的脈絡,歷史展示室將旅客帶入人類文明的軌跡。這裡收藏了自舊石器時代以來的各類文物,並透過復原場景生動呈現宮崎地區的古代狩獵與農耕生活。隨著展區的推進,參觀者可見宮崎在各個歷史階段的演變,從古墳時代的勢力興衰微,到江戶時代分屬諸藩的統治模式,再至明治維新後的現代發展,完整展現了宮崎縣的時代年輪剖面。
與歷史展示室相輔相成的,是民俗展示室。這個展區透過原寸大模型與影像,呈現了不同地區的生活方式,其中「昭和 30 年代文化住宅」展區裡有著老式電視機、木質餐桌、懷舊玩具等細節,讓人恍若置身於半個世紀前的家庭時光。在這些豐富的展覽中,最重要的是宮崎縣綜合博物館的常設展完全免費,但內容卻絲毫不遜於任何大型博物館。
4-4. 被蒼翠森林擁抱的宮崎精神象徵與歷史縮影:宮崎神宮
宮崎縣綜合博物館附近就是宮崎神宮,這座神宮自古以來便被視為宮崎縣的精神象徵,供奉著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穿越莊嚴的鳥居,宮崎神宮的本殿以明治年間重建的杉木結構為基調,展現出純樸而莊重的美感。
根據《日本書紀》與《古事記》的記載,神武天皇誕生於現今宮崎縣,45 歲時帶領部族自日向東征,最終建立日本的統治基礎,被尊為國家肇始之君。他的父親 鸕鷀草葺不合尊 與母親 玉依姬亦 同祀於此,使得宮崎神宮成為祈求家庭和樂、子嗣昌盛的聖地。此外,由於神武天皇的東征象徵著開創與勝利,許多參拜者也會前來祈願事業成功、學業順遂。
每年十月,宮崎神宮都會隆重舉行盛大的「宮崎神宮大祭」,這個擁有超過 140 年歷史的傳統慶典,以壯觀的繞街遊行為主軸,隊伍再現神武天皇東征的歷史場景,神轎巡行、太鼓演奏與傳統舞蹈交織出熱鬧非凡的氛圍。祭典不僅是對神武天皇豐功偉業的崇敬,更是對五穀豐收與和平繁榮的祈求。
宮崎神宮的廣闊境內,不僅有本殿與拜殿,還座落著象徵著五穀豐收、產業昌隆、商業繁榮的「五所稻荷神社」;以及供奉著為國捐軀的英靈「護國神社」等,值得旅客花大約 30 分鐘左右在周邊參拜遊覽。
4-5. 從鄉土到世界,穿越時空的美學藝術殿堂:宮崎縣立美術館
宮崎縣立美術館自 1995 年開館以來,為大眾呈現豐富且有深度的藝術收藏;館藏以宮崎縣出身的畫家 瑛九 為核心,並廣納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的作品,涵蓋前衛藝術、超現實主義、印象派及近現代雕塑,讓參觀者得以在這座空間裡,感受藝術發展的脈絡與時代的印記。
宮崎縣立美術館建築本身是由建築大師岡田新一所設計,外觀線條流暢,東側以直線形結構象徵大地的穩重,西側則以開放式設計映襯著廣闊的天空,展現動靜交融的美感;館藏的 瑛九 作品橫跨油畫、版畫與攝影,作品中流露出對光影與色彩的敏銳掌握,並影響了日本戰後藝術的發展。
此外,宮崎縣立美術館也收藏了 巴勃羅·畢卡索、盧內·馬格利特 等世界級藝術家的作品,其中,超現實主義與義大利現代雕塑的收藏也是美術館的亮點之一。宮崎縣立美術館每年定期舉辦四次收藏展,以不同主題輪流展出館藏精品,使得每一次造訪都能發現嶄新的藝術視角。同樣的,宮崎縣立美術館的常設展也是免費開放參觀,讓藝術融入市民與旅客的日常生活,等待著每一位藝術愛好者前來探索與沉浸。
4-6. 芒果、燒酒與職人工藝,收藏屬於當地的風土記憶 :物産館 KONNE
走進宮崎縣政府前的楠樹林道,陽光透過婆娑樹影輕灑在街道上,這裡藏著一間外觀不起眼的物館產「KONNE」,是在地人與旅客探索宮崎風味與文化的好地方!物産館 KONNE 館內陳列著約 2,500 種宮崎縣精選特產,涵蓋從伴手禮、酒食、到工藝品樣樣都有。
作為全日本燒酒文化的重要據點之一,物産館 KONNE 館內設有專門的酒類區,精選來自縣內酒廠的芋燒酒、麥燒酒、米燒酒,甚至當地葡萄酒與啤酒。除了酒類與美食,物產館也薈萃了宮崎豐饒的農產品,像是產地直送區提供宮崎牛、鰻魚及魚子醬等高級食材,都很適合做為伴手禮送人。
甜點與果乾區以宮崎特產水果為主角,從芒果乾、日向夏果凍,到熟成金柑製成的蜜餞,每一口皆能品味到南國豐沛的陽光滋味。除了飲食,館內也展示宮崎縣的傳統工藝品,例如宮崎杉製作的棋盤與漆器等。雖然物産館 KONNE 距離車站稍有距離,但依然很推薦在離開宮崎前,可以到這裡大採購一波!
4-7. 夜色下的美食與文化的巡禮:西橘通
宮崎市區最具代表性的夜生活區域,絕對是位於市中心的「西橘通」。漫步於西橘通,街道兩側掛滿隨季節更迭而變化色彩的燈籠,街上琳琅滿目的各式居酒屋、小酒吧、Snack Bar,還有專門供應宮崎鄉土料理的餐館,非常推薦來到宮崎一定要留一個晚上給西橘通。
宮崎以畜牧業聞名,地雞料理是當地不可錯過的美食之一。其中「地頭雞」作為宮崎縣特有的品種,源於霧島山麓地區,肉質緊實而富有彈性,味道濃郁,並帶有淡淡的甘甜,推薦在橘通可以選間喜歡的餐廳品嘗;與宮崎地雞相得益彰的,是當地著名的燒酎文化。作為九州地區最受歡迎的蒸餾酒,燒酎依原料的不同可分為多種類型,其中宮崎最受推崇的是芋燒酎,許多店家都提供多種品牌的燒酎,讓饕客們能夠比較不同的風味層次。
若想深入體驗宮崎的夜生活,Snack Bar 文化是不可錯過的一環。這類型的店鋪不同於一般酒吧,通常由稱為「媽媽桑」的女店主主持,在這裡消費能與店內的男女孩們交流,也可以和鄰座的客人聊天,因此不僅是一個喝酒的場所,更是個能讓陌生人成為朋友的空間!
西橘通鄰近的橘通商店街全長約 1.5 公里,匯聚了百貨公司、時尚店鋪以及販售宮崎特產的專賣店,還有許多旅日訪客喜歡的唐吉軻德、大創 Daiso、質感百元店 Seria、各種藥妝店等等。
4-8. 日向國的神話,創世傳說的信仰之源:江田神社
日本神話的根源可追溯至《古事記》與《日本書紀》,而其中 伊邪那岐命 與 伊邪那美命 的故事,是日本創世神話的核心。這對神明開創天地,孕育日本列島,他們的愛與悲劇成就了日本最古老的傳說之一,也塑造了後世信仰與文化傳承。
奈良時代,日向國作為日本邊陲之地,曾設有官方驛站,作為行政與文化交流的中心。據傳,江田神社的初建便與驛站的官員息息相關,這些受過正統教育的官員熟習歷史文獻,在他們的影響下,神社逐漸確立了對 伊邪那岐命 與 伊邪那美命 的供奉,並成為地方信仰的核心。
進入平安時代,中央集權衰退,驛站逐漸沒落,然而江田神社卻因地方信仰的支撐而延續至今。江戶時代,神社因地震與海嘯遭受損毀,後經修復,成為村落的守護神。至明治維新後,隨著國家對神道的推崇,江田神社再次獲得官方認可,成為供奉日本創世神話的重要神社,也是宮崎縣最古老的神社之一。
江田神社境內仍保留著「禊池」,相傳 伊邪那岐命 曾在這裡洗滌殷陰間的穢氣,這片水域因而成為信仰上的「清淨之地」。神社每年舉行春秋大祭,並奉納結合音樂、舞蹈與神話故事的傳統表演「江田神樂」,展現神靈的威儀與恩惠。
4-9. 在花海中感受四季更迭與花藝生活的浪漫:Florante 宮崎植物園
Florante 宮崎植物園 (フローランテ宮崎) 的誕生,承載著「花之城市」的願景,是城市綠化、園藝與生活美學推廣的重要景點。Florante 宮崎植物園的名稱源自羅馬神話中的花與春天女神芙羅拉 (Flora) 與希臘神話中的女英雄阿特蘭特 (Atlante),象徵著生命力與堅韌並存的美好特質。
Florante 宮崎植物園園區規劃井然有序,設有主題花園、廣闊草坪、溫室植栽區及園藝學習中心,還有「街景樣本園」展示了日式庭園、西式花園、田園風格與戶外生活風的多樣園藝設計,遊客可以參觀不同主題的庭園設計,吸收打造自家庭園的靈感。
這裡四季都會有不一樣的季節活動,像是春日的「春之花卉祭」以繽紛花海迎接萬物復甦的季節、夏季的「宮崎美食與燈籠之夜」會在夜色中點亮燈籠、秋季則以「秋之花卉祭」展現季節更迭的色彩變化、而冬季的「燈火花園」則以百萬盞燈光照亮整座園區,是宮崎四季時節的代表性景觀。
5. 宮崎市區美食介紹
5-1. 深夜巷弄的味覺記憶,傳承數十載的祕傳醬汁烏龍麵 :釜揚げうどん 戸隠
當夜幕低垂,宮崎街頭的燈火點綴著巷弄,而在這裏,有家創業於 1967 年的老字號烏龍麵名店「釜揚げうどん 戸隠」,至今仍然吸引著宮崎乃至鹿兒島的無數饕客前來朝聖。走進釜揚げうどん 戸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溫暖的木質裝潢,柔和的燈光映照著充滿年代感的吧台,接著會看到牆壁上掛滿了來訪名人的簽名與祝福語,見證著這家店數十年來的輝煌與盛名。
釜揚げうどん 戸隠選用大型鍋具,以滾燙沸騰的熱水慢煮生麵,使麵體散發出淡雅香氣,而後直接撈起,連同一縷蒸騰的白霧送上餐桌。這便是「釜揚げ」的精髓,不以冷水收斂筋性,而是保留麵條最原始的柔韌,讓食客品味最純粹的口感。
釜揚げうどん 戸隠的靈魂絕對是傳承數十載的秘傳醬汁,醬汁湯底選用宮崎本地特產的醬油,調和魚介高湯,呈現出甘醇微甜的風味,搭配些許香料點綴,更顯層次豐富。店內最經典的就是「卵入り釜揚げうどん」柔軟的烏龍麵搭配醬汁與生蛋,看似單調卻是寒冷夜晚奢侈的溫暖呢!
5-2. 以備長炭演繹宮崎百年地頭鶏的傳世美味:軍鶏本店 隠蔵
走進橘通的小巷,一間傳統藏屋的低調門面映入眼簾,木造結構與沉穩的日式佈局流露出一路走來的歷史,這裡是宮崎地鶏料理的殿堂:軍鶏本店 隠蔵 (ぐんけい本店)。軍鶏本店 隠蔵店內裝潢以木質調為主,高挑的天花板營造出開放感,並以日式捲簾與半開放隔間劃分空間,讓賓客在獨立的環境中品味美食。
地頭鶏,作為宮崎縣的代表性食材,擁有彈嫩而飽含鮮味的肉質。這種雞種歷史悠久,自江戶時代便被譽為極品,曾是進貢給領主的珍饈。如今,地頭鶏的飼養依舊嚴格遵循傳統方式,選擇開放式放牧,讓雞群在宮崎的自然環境中自在成長,確保每一隻地頭鶏的肌肉結實、風味濃郁。
軍鶏本店 隠蔵 (ぐんけい本店) 選用自家牧場直送的新鮮地頭鶏,並以備長炭炭火直燒,使雞肉在火焰的洗禮下鎖住豐厚的肉汁,同時散發出濃郁的炭香。當炭火與雞油交織,產生陣陣香氣撲鼻的煙霧,這正是最誘人的時刻。店內的招牌料理「地頭鶏炭火燒」,是每位來訪者的必點餐點,店家會細心掌控火候,將雞腿肉烤至外層微焦、內裡仍保有柔嫩口感,搭配獨家自製的柚子胡椒,微辛與柑橘香氣交織,真的很讓人難忘。
6. 不自駕也能遊南九州!宮崎市城市漫步
許多人提起南九州旅行,總覺得少不了自駕,好像所有景點都只有握緊方向盤才能抵達;但來到宮崎市,會發現其實許多地方都可以透過步行到達,而需要搭車的距離,也能透過簡單的大眾運輸輕鬆抵達,沒有車子也能悠然享受這座城市的風景。
宮崎市的街頭風景,可能不是那種一眼震撼人心的壯麗,卻是潛藏在日常裡的溫柔。隨意走進一條小巷,可能就會遇見一間餐廳老店,透著午後的陽光;沿著公園散步,則能感受到歲月靜好的舒適。
特別是在台灣虎航開通直飛宮崎後,從機場到市區,不過短短半小時,時間似乎剛好足夠讓人從飛行的狀態轉換到旅行的心境。若是計畫宮崎縣的旅行,這座城市值得留一天用雙腳慢慢感受,讓陽光、微風與街道上的每一個畫面,成為旅途裡最耀眼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