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旅遊.png

把那手摘的一芯二葉
沏成一壺關於竹山旅行的回甘

任清香淡雅的茶香,瀰漫在社區裡的茶園裡
在被歲月沉澱的土角厝邊
在竹影婆娑的小鎮上
也在這座被綠意包圍的前山第一城

五月初夏,晨間的薄霧在遠方飄渺
正是茶香醉人好時節


本文將依照以下順序撰寫,讀者可依序閱讀:

1. 關於南投,竹山鎮旅行
2. 南投竹山國際茶道節
3. 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 行程簡介

   3-1. 集產業發展、自然景觀、與人文故事的特色社區:延正社區
   3-2. 竹山限定的在地食材點心:手作竹山番薯包
   3-3. 深入社區,茶與文化的漫走:延正社區巡禮
   3-4. 茶園採茶、茶廠揉茶、細細品茶:製茶流程體驗
   3-5. 承載著竹山、延正社區的祝福和溫暖:祈福竹片 DIY
   3-6. 竹筒飯、筍湯、蜜番薯,品味竹山在地美食:竹山特色午餐
   3-7. 傳承百年的製茶世家:遊山茶訪茶葉文化館

4. 竹山國際茶道節 其他活動介紹
   
4-1. 豐富多元的活動節目
   4-2. 超過 50 個農特產品、工藝攤位簡介
   4-3. 每天兩場各式 DIY 體驗活動

5. 竹山鎮,茶韻風情小旅行 旅後感


1. 關於南投,竹山鎮旅行

南投 竹山.png

五月初夏,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過窗簾,柔和的為旅程空了兩格。自台中一路往山裡馳騁,四十分鐘左右的車程,醉人的薄霧在窗外飄渺,眼外的視界從八街九陌的繁華,駛進了被綠意包圍的小鎮:竹山。

竹山紫南宮.png

清朝時期,因竹山鎮為通往東部的開山道路「八通關古道」起點,故非常早就建立了縣城,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更有著「前山第一城」的美稱;目前,竹山鎮不僅是南投四大鄉鎮之一,更為全台面積第二大鎮 (僅次於花蓮縣玉里鎮)。鎮內保留了許多古蹟及歷史建築,像是距今已有近 300 年歷史、主祀福德正神的紫南宮,或是位在竹山公園內、屹立近一世紀的竹山神社,都是旅客到訪竹山鎮不會錯過的旅遊熱點。

竹山美食.png

說起竹山,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更使這裡和「竹」與「茶」關係密不可分。從地名「竹山」說起,其取名有「竹林滿山」之意,因為竹山鎮是全台最早引進竹子培育的鄉鎮、更是早期竹材外銷的集散地,如今雖然竹製品被大量生產的塑膠所取代,但與竹相應的農特產品,依然是竹山最具特色的美食與伴手禮之一。

竹山 茶園.png

與竹產業的風華一時不同,自清朝時期「茶」便是一直是竹山鎮重要的經濟作物。竹山因為地形使然,全境不僅有台地及丘陵適合種茶,更有杉林溪地區的原始森林高山茶區,因此出產的茶葉色澤碧綠、順口回甘,成為許多品茶老饕的首選。像是著名的龍鳳峽高山茶、草凹仔烏龍,都是出自於竹山鎮!

2. 南投竹山國際茶道節

竹山國際茶道節.png

茶是竹山的特色與驕傲,小鎮裡的茶園綿延起伏,碧綠的茶葉在陽光下閃耀著生機,茶香在空氣中瀰漫,彷彿把整個竹山鎮,都染上了一層淡淡的茶色。有鑑於此,竹山鎮公所特別舉辦了「國際茶道節」活動,希望藉由場館展售、表演活動、食農教育體驗遊程、以及各種茶道體驗和 DIY,將竹山的「茶」文化推廣出去,讓更多旅客透過「茶」認識這座小鎮。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png

2024 竹山國際茶道節為期九天,時間為 5/11 ~ 5/19 在竹山鎮紫南宮第 1 停車場舉辦。每天上午場館 9:00 開館,平日 17:00 結束、周末假日則到 18:00 閉館。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 場館介紹.png

來到竹山國際茶道節,除了每天都有豐富的系列演出可以欣賞、親子空間設施也規畫得相當完善、主場館還有超過 50 個攤位可以逛,從各種茶葉、茶器、到與茶相關的農特產品,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除此之外,九天的竹山國際茶道節中,周末還能參加「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讓旅客能透過旅遊,認識茶的各種知識、並走入社區中實際體驗採茶、揉茶、品茶的各種流程!

【南投】茶香馥郁的土地之約:竹山國際茶道節 - 茶韻風情小旅 南投竹山國際茶道節:粉絲團

3. 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 行程簡介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 茶韻風情小旅行.png

果子這次來到 2024 竹山國際茶道節,有參與「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接下來下文將繼續與讀者分享完整的行程。

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相關資訊
活動場次:
5/11 (六)、5/12 (日)、5/18 (六)、5/19 (日)
集合時間:上午 8:30-9:00 於竹山國際茶道節入口左側「兌獎區」攤位報到
活動時間:上午 8:30 準時出發,約 15:00 返回主場館
活動費用:399 元 (包含全程專車接駁、行程餐食及體驗費用)

3-1. 集產業發展、自然景觀、與人文故事的特色社區:延正社區

茶韻風情小旅行 延正社區.png

整個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的活動,都圍繞著竹山鎮「延正社區」周邊旅行。延正社區,因位處濁水溪和清水溪畔,擁有豐沛的水資源,使其成為茶葉和紅蕃薯的重要產區之一;走進社區內,除了露霧氤氳下的茶園,還可以遠眺中央山脈的巍峨扶疏,景色優美宜人;此外,社區更包含了三大聚落,分別以護天宮、李勇廟、和玉峰寺為信仰中心,是座集產業發展、自然景觀、與人文故事的特色社區。

3-2. 竹山限定的在地食材點心:手作竹山番薯包

茶韻風情小旅行 手作竹山番薯包.png

來到延正社區的第一站,聽過理事長簡單介紹後,就開始體驗「手作竹山番薯包」。番薯包的外皮呈現金黃色,因為採用了新鮮的番薯,再裹上樹薯粉後揉製而成,內餡則是以在地盛產的麻竹筍細丁,搭配絞肉、蝦米、香菇作為料底。番薯包不僅有蕃薯的香氣、更能吃到竹筍的鮮美,是來訪竹山必嘗的在地點心之一。

竹山美食 番薯包.png

製作竹山番薯包的流程非常簡單,因為延正社區裡的長輩都已經幫旅客揉好番薯麵團、也把餡料製作完成,因此只需要挖取適當的竹筍肉餡,包入番薯外皮中,然後捏成自己喜歡的形狀,就可以送入蒸籠等待出鍋!竹山番薯包外皮有淡淡的番薯清香,吃起來是麻糬的口感,還帶點甜味;入口後內餡濃郁的筍香四溢,整體鹹甜搭配、真材實料,讓人一口接著一口!

3-3. 深入社區,茶與文化的漫走:延正社區巡禮

茶韻風情小旅行 社區巡禮.png

製作竹山番薯包後,大家戴上斗笠、綁上傳統花布,著裝採茶的裝扮後,理事長便帶著大家走進社區。從延正社區發展協會出發,走過了當地居飼養雞隻的「雞樂園」、途經種植香草植物的「護后藥草園」,然後來到了幾間被保存下來的土角厝旁。

竹山景點推薦.png

「這裡有許多老房子,現在多數都沒有人居住了,不過這些老屋都被社區保留了下來」理事長向大家娓娓道來。在早年,因為資源較為匱乏,建築材料多以就地取材、或是容易取得的原料為主,因此土角磚就成了竹山最常見的建材,也是台灣早期珍貴的文化資產;雖然土角厝冬暖夏涼,不過因為少了鋼筋的支撐,多數建築並不耐震,使得社區內的許多老屋都在九二一大地震時被毀,如今僅有幾座古厝被保留,供旅客透過斷垣殘壁,窺探舊時代的風情。

茶韻風情小旅行 茶文化館.png

接著來到了「茶文化館」,這裡過去是座歷史悠久的老房舍,經過整建後打造而成。踏進屋內,就像穿過了時光的長河,這裡保留著灶台、早期的廚具、經典的紗門鐵窗等,每一處都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氛圍,讓人感受悠久的歲月流轉和文化的積淀。除此之外,茶文化館也陳列了許多解說牌,讓旅客能藉此認識延正社區茶產業的歷史與發展。

竹山景點 茶文化館.png

早期竹山當地多以種植番薯、竹筍為主,直到 1980 年代「金萱」以及「翠玉」茶種的出現,使當地人開始將田裡種植的番薯,漸漸改為經濟價值更高的茶葉。不過最初竹山當地的茶菁並沒自己的品牌,因此往往都會送至鄰近的茶鄉,並在加工後冠上「凍頂茶」或「松柏茶」的名號;直至近期當地居民推出「冬片茶」、「蜜香茶」等在地的茶葉品牌,才讓竹山茶在競爭激烈的產業中展露光輝。

延正社區 茶文化館.png

在竹山,茶園多數坐落於「照鏡山」周邊,因為其海拔較低,且得益於周邊溪流流經,使當地水資源豐沛,進而提供了茶樹優良的生長環境,不僅每年春夏秋冬皆可收成、所出產的茶葉品質也備受肯定。有鑑於此,延正社區更進一步推出了「照鏡美人茶」的品牌,擺脫過去冠名產茶的印象,提升了竹山在地的茶葉價值。

3-4. 茶園採茶、茶廠揉茶、細細品茶:製茶流程體驗

茶韻風情小旅行 採茶體驗.png

走過「茶學步道」,來到了莊友佛手茶工廠,在這裡兩個夥伴一組,領取茶桶後,一行人就魚貫進入茶園,開始採茶體驗。大家遵循「一芯二葉」的方式採茶,也了解「芯葉」主宰了一壺茶中甜度、「嫩芽」則是茶香的來源,理事長也分享到,一般來說約需 350 株芯芽,才能達到一泡茶的量,所以茶農一天約可以採收 2,000 台幣價值的茶葉呢!

茶韻風情小旅行 茶園體驗.png

茶園中,茶樹如綠色的海洋般起伏延伸,茶葉隨著我們的穿梭搖曳,彷彿在和自然對話。在採摘的過程中,淡淡的茶香在空氣中飄散,帶來一種清新的氛圍;你我不熟稔的採摘著嫩綠的茶芽,每一片茶葉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每一次採摘都是旅行中難以被忘懷的紀念。

茶韻風情小旅行 製茶體驗.png

然而,採茶的樂趣,遠不僅在於採摘的過程,更在於對茶葉後續的加工、與品味。帶著為數不多的茶葉戰利品,回到了茶廠;通常這時候需要先經過高溫烘烤的「殺青」步驟,將香氣封存,然後便會進入到「揉茶」的工序。揉捻的作用是將茶葉組織破壞,藉此讓茶業中的物質釋放、增加茶的風味。茶廠的負責人替旅客準備好每人一個竹篩,我們用雙手小心翼翼的揉捻,直到雙手都沾上了濃郁的茶香,才來到了最後的品茶階段。

茶韻風情小旅行 品茶.png

「茶葉主要有五種香氣,像是綠茶以青香為主、包種茶則帶有花香、東方美人茶或紅茶會有淡淡的果香、而烏龍則是較多焙香或甜香」導覽老師指著「茶風味輪」向大家解釋著。各種不同品種、口味的台灣特色茶一字排開,把新鮮的茶葉置於杯中,注入溫熱的清水,茶香隨著蒸汽瀰漫開來,望著茶葉與水的交融,每一口、每一種茶,都是對生活的品味。

3-5. 承載著竹山、延正社區的祝福和溫暖:祈福竹片 DIY

茶韻風情小旅行 祈福竹片 DIY.png

體驗過製茶流程後,回到延正社區發展協會,大家一邊品嘗著剛出爐、熱騰騰的番薯包,一邊開始製作「祈福竹片」。竹子,對於竹山來說,不僅是一種自然資源,更是與居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存在、台灣傳統社會的文化象徵。

延正社區 祈福竹片 DIY.png

儘管隨著竹子產業的沒落,延正社區依然努力透過轉型,讓旅客以 DIY 的方式,製作祈福的竹片,賦予竹子不一樣的意義。製作過程非常容易,僅需將竹片綁上吊飾、在寫上祈福的話語即可,不管大人小孩都能輕易完成。儘管體驗過程簡單,但依然能讓旅客感受到竹山「竹」的魅力與實用價值、更深入了解竹山的產業文化。在 DIY 的過程中,感受著竹材的質感和紋理,好像一片片都承載著竹山、延正社區的祝福和溫暖,透過旅客的手做,將這份感動帶回家。

3-6. 竹筒飯、筍湯、蜜番薯,品味竹山在地美食:竹山特色午餐

茶韻風情小旅行 竹筒飯.png

DIY 手做體驗結束後,來到了午餐時間;延正社區的長輩們,精心為旅客們準備了竹山在地美食。竹山三寶,分別是「蕃薯、竹子、以及茶葉」,在上午品茶後,套餐中將「番薯、竹」結合成了特色風味餐,有竹筒飯、桂竹筍湯、以及蜜番薯甜點,讓旅客不僅吃得到美味,更吃出與土地的連結。

茶韻風情小旅行 蜜番薯.png

竹筒飯在打開竹葉后飄香四溢,除了有獨特的竹香,讓食欲大增之外,在竹筒內蒸煮的米飯,粒粒鬆軟且保有口感,加入油蔥、香菇等食材一起蒸煮,沒有過多的調味,美味又健康。接著,桂竹筍湯是果子的最愛,湯品使用新鮮的竹筍熬製而成,儘管沒有加入大骨,湯頭依然濃郁清甜,桂竹筍的脆口與鮮美,更是讓人回味。最後,蜜番薯外 Q 內軟,醬汁的甜度也適中不膩口!

3-7. 傳承百年的製茶世家:遊山茶訪茶葉文化館

遊山茶訪茶葉文化館.png

餐後,搭上遊覽車來到了五分鐘車程外的遊山茶訪。遊山茶訪由陳氏家族創立,最早在一世紀前便開始在南投種茶、製茶,經過了百年的催化與蛻變,於 2002 年以「遊遍名山,訪名茶」為宗旨,成立了遊山茶訪品牌。不僅在海內外銷售頂級的茶葉產品,更透過產學合作,讓學生從小就認識台灣的飲茶歷史。

茶韻風情小旅行 遊山茶訪茶葉文化館.png

目前,遊山茶訪也成立了「遊山茶訪茶文化館」,更深耕茶文化,希望讓更多人透過免費參訪,進一步了解茶道、以及臺灣茶的歷史、多樣性、與製作過程,拉近旅客與茶的關係。而這次小旅行中,來到遊山茶訪茶文化館除了了解茶的相關知識,也體驗了「手 Q 茶球 DIY」。

茶韻風情小旅行 手Q茶球 DIY.png

「手 Q 茶球 DIY」是將曬乾的茶葉,裝入小麻布袋中,經過揉捏成球後,再用麻繩封口,最後,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或意義,選擇繫上不同顏色的掛繩,就能完成獨一無二的茶球吊飾。茶球可以作為家中的擺件、也可以掛在隨身包包上,是非常與在地連結的紀念品!

茶韻風情小旅行.png

「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全程僅約 5 個小時,不僅可以深入了解竹山的重要色特,如採茶製茶的流程和竹產業的 DIY,還能品嘗當地的美食,是一次划算且充滿意義的深度旅行。無論是文化的探索、還是對美食的品味,都很推薦!

4. 竹山國際茶道節 其他活動介紹

4-1. 豐富多元的活動節目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 活動表.png

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結束後,原車會接駁回到主場館,在竹山國際茶道節期間,每天都有豐富的活動展演,像是果子參與當天,就幸運地趕上了「東森 YOYO」的演出,雖然現在的年紀已經不會再收看 YOYO TV 的節目,但看著台下小朋友超熱情的反應,也讓果子泛起懷念的漣漪!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活動表.png

活動包含各種音樂表演、氣球秀、川劇變臉、舞蹈演出,也邀請了許多藝人像是林語菲、陳孟賢等人到場演唱,詳細節目可以參考上圖列表。圖片來源: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粉絲團。

4-2. 超過 50 個農特產品、工藝攤位簡介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 攤位表.png

竹山國際茶道節除了豐富的演出和表演外,場館中更有五十餘個攤位,這些攤位主要以「茶」為主題的店家佔多數,提供各種茶葉、茶器、茶具等茶相關產品,讓來賓品嘗各種不同風味的茶葉,並了解茶道的精髓與文化。除了茶相關產品外,還有各種來自當地的農特產品和伴手禮可以選購,包括竹筍、蘭花、果醋等,樣樣都是當地農民精心栽培和製作的特色產品。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 場地配置圖.png

在竹山國際茶道節活動館內,只要每消費百元,就可以向店家蓋一個印章,集滿 10 個印章,就有一次轉扭蛋抽獎的機會,獎項有便當盒餐具組、竹製保溫瓶、紫南宮金幣等獎項,詳情可以參考 2024 竹山國際茶道節粉絲團。另外,若有參加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的旅客,都會拿到一張國際茶道節主場館的 100 元抵用券,可用於攤位消費!圖片來源: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粉絲團。

4-3. 每天兩場各式 DIY 體驗活動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 DIY 體驗活動.png

如果覺得竹山茶韻風情小旅行中的三項 DIY 體驗還不夠盡興、或是沒有參加遊程的遊客,竹山國際茶道節每天也都有不同的 DIY 體驗可以選擇。果子當天還參加了「茶葉香囊」的 DIY,將香草植物、烘乾的茶葉,塞進茶袋中,然後再用細繩纏繞後,就成了茶葉香包,很應景近期的端午節呢!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 DIY體驗活動時間表.png

竹山國際茶道節的每場 DIY 時間大約為1小時,這些活動的內容都設計得不會太困難,讓參與者可以輕鬆地學習和製作,同時享受到 DIY 的樂趣,也促進了家人、朋友之間的互動和共享時光;適合全家大小、或情侶一起來體驗。圖片來源: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粉絲團。

5. 竹山鎮,茶韻風情小旅行 旅後感

2024竹山國際茶道節 行程.png

竹山鎮以其悠久的茶與竹文化而聞名,透過這次竹山國際茶道節「茶韻風情小旅行」,隨著茶農踏入茶園,聽著茶樹葉的細語,感受到大地的生機盎然;採摘茶葉,沉浸於絲絲茶香,宛如能聽見歷史的呢喃,感受到茶文化的深邃;品嘗竹筒飯、桂竹筍湯的獨特風味,米飯與湯頭透著竹的氣息,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茶韻風情小旅行 報名.png

茶與竹,對於竹山來說,不僅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一種生活的哲學。在竹山的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濃濃的文化底蘊和生活氣息,不管是深度的小旅行,或是國際茶道節的攤位、體驗、茶道表演,每一個活動都展現著這座城市的多彩與活力。所以走吧!一起參加國際茶道節、參加茶韻風情小旅行,透過旅行,享受竹山的美景與美食,探索茶與竹的文化之美!

 

 
arrow
arrow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