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新綠,在眷村裡的紅磚與黑瓦間光影斑駁
傾訴著這片土地上的歲月痕跡
從馬祖新村、忠貞新村,到太武新村
從異域孤軍可歌可泣的悲愴
到八二三炮戰的戰火煙硝
眷村,是本沉澱了時光的史冊
寫著異鄉漂泊的感慨萬千、也寫著被遺忘卻堅韌的存在
而我們在現世安穩的光景裡
跟著島內散步,書寫關於這座城市最美麗的故事
本文會依照以下順序撰寫,讀者可依序閱讀
1. 前言:關於桃園,眷村旅行
2. 旅行,和土地的約定:島內散步 WALK in TAIWAN
3. 來趣桃!桃園城市故事小旅行
4. 戰火煙硝下的重生:眷村光陰故事廊帶
4-1. 遺世獨立的將軍村,飽含來自居民的自豪:馬祖新村 (眷村文創園區)
4-2. 被遺忘的孤獨,台灣島上的「異域」:忠貞新村 (文化園區)
4-3. 干戈的紛亂,輾轉成為眷村的生活日常:太武新村 (眷村文創園區)
5. 桃園眷村,島內散步旅後感
1. 前言:關於桃園,眷村旅行
桃園,一座璀璨多元的城市,承載著無盡的時光記憶,融匯了現代的繁華與歷史的深邃。或許多數人對於桃園的印象,便是國境之門、航空運輸的樞紐,啟程了無數旅人的夢想和希望;然而,在這片土地上,還有著一段段被遺忘、卻令人動容的曾經,那就是眷村的故事。
眷村,是戰後台灣社會的一部分,是許多退伍軍人及其家屬的生活範圍;而今,隨著時光的流逝,不少眷村漸漸被現代化的建設所取代,許多人對它的印象也逐漸模糊。不過,在這些簡樸、甚至部分已經殘缺的屋舍間,仍蘊藏著無數家庭的辛酸故事和奮鬥歷程。
走訪過桃園幾座眷村規劃成的文化園區,但那些曾經走馬看花的旅行,一直沒有機會深入了解相關的歷史,直到參加了「島內散步 WALK in TAIWAN」推出的 「眷村光陰故事廊帶」主題小旅行,透過串聯市內三座眷村,實際走訪過去村民的生活場域,並藉由導覽老師的深度解說,才得以更認識這片土地上的前生今世,讓這片眷村的旅行拼圖更完整。
2. 旅行,和土地的約定:島內散步 WALK in TAIWAN
關於這座我們所成長的蕞爾小島,你認識多少?又是否在每一次的旅行中,都對台灣更了解一點?島內散步 WALK in TAIWAN 創立於 2012 年的台北大稻埕,透過日常的旅行「散步」,帶你我認識、關注更多這片土地上所發生的故事;並結合地方創生,讓大眾藉由「永續旅遊」發揮影響力、進一步促進地方發展。
從第一場在大稻埕的導覽至今,島內散步跨出北部,從大台北地區,到桃園、新竹、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成市,串聯台灣各地,設計了超過 400 條文化導覽及小旅行路線,讓參與者藉由旅遊的過程,深入社區生活、與在地居民互動,重新認識這塊我們最熟悉、卻或許又有些陌生的土地。
桃園,除了兼容閩、客、新住民等多元族群的特色,也是除了東部之外原住民族人口數最多的區域,再加上開發甚早,坐擁豐富的文化資源。因此今年桃園市文化局聯合島內散步,以「城市故事館」為題,結合境內 40 間不同主題的文化館設,將整個桃園打造成無圍牆博物館,並規劃「來趣桃|桃園城市故事小旅行」路線,除了有果子本次參與的一日遊「眷村光陰故事廊帶」,還有半日遊程「尋訪中壢故事廊帶」、以及「桃園舊城故事廊帶」共三條路線可以選擇。
最近搭配「518 博物館日」,只要在 5/17 (五) ~ 6/16 (日) 時間內,參訪桃園指定的館舍,並集滿 3 個館章,就可以兌換小禮物!此外,島內散步也推出了「電子散策」,若時程剛好搭不上小旅行的時間,也可以自行帶著散策旅行去!
3. 來趣桃!桃園城市故事小旅行路線
尋訪中壢故事廊帶 (日期: 05/17、05/18)
從繁忙的火車站出發,步入日式宿舍群,在建築間聆聽舊時光的光景;走在中壢老街上,商家的招牌中穿插著東南亞文字,一目了然了這裡的多元並蓄。尋訪中壢故事廊帶 小旅行,主要圍繞著在中壢市區裡的無數故事,行程藉由深入城市故事館、街頭巷尾老店家巡禮、舊照片的呈現,甚至實際到訪「中壢三寶」之一的鐮刀店,親自製作石刃吊飾,來見證這座城市深厚且多元的歷史和工藝文化。
桃園舊城故事廊帶 (日期: 05/22、05/23)
將時間推回到數十年前,桃園最熱鬧的黃金地段「博愛商圈」上,佇立著超過十間的戲院、豪奢的建築一字排開,據說在當年口袋不夠深,住不起這裡呢!桃園舊城故事廊帶 帶著旅客走過那些經典戲院的足跡,細細品味當年的風華,並以在地人的角度,直搗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隱藏版名店和美食。讓你我深刻感受桃園舊城的歷史與現代風貌,品味這座城市獨有的文化和魅力。
眷村光陰故事廊帶 (日期: 05/24、05/26)
每一個門牌號碼,背後都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有的是老兵在戰場上的榮耀,有的是家庭在眷村中的情愁交織。眷村裡的建築雖不華麗,但每一塊磚瓦都凝聚著戰火煙硝時代的希望。眷村光陰故事廊帶 透過桃園三座特色眷村的串聯,並讓旅客穿上滇緬服飾,走進在地市場、品味眷村特色美食,揭開一段段關於如今現世安穩下,難以想像的過去。
探索眷村光陰故事:點我 (行程因桃園市文化局補助,僅有兩團,NT. 1,300/人)
島內散步「來趣桃」全路線資訊:點我
4. 戰火煙硝下的重生:眷村光陰故事廊帶
五月的桃園,天空湛藍如洗、陽光柔和而溫暖,就像旅行起程時的情緒,舒心而令人期待。「不管你是否曾經去過,今天都可以用一個不認識桃園眷村的角度去參加」集合後,導覽老師在車程中,向大家這麼說。
在國民政府來台後,全台各地先後共設有超過 900 處的眷村,而當年因為戰備撤離路線的考量,陸軍部屬的眷村,幾乎都集中在桃園地區,光是在境內就有超過 86 個。而今天的行程,除了會走訪桃園「眷村鐵三角」中的馬祖新村、太武新村外,還安排了極具故事性的忠貞新村。
4-1. 遺世獨立的將軍村,飽含來自居民的自豪:馬祖新村 (眷村文創園區)
初夏的新綠,在紅磚牆與黑瓦間光影婆娑,似乎正傾訴歲月的痕跡;旅行的首站,我們在馬祖新村寫下第一筆註解。
台灣的眷村共有四個時期的演進,最早的「老眷村時期 (民國 34-45 年)」,是透過接收日本的老舊廳舍,安置當時的老兵以及眷屬所形成;然而,隨著舊有的建築不再足夠容納越來越多的人口,先總統夫人蔣宋美齡女士,開始針對各地有軍眷需求的地方,透過婦聯會的募捐,開始興建房舍,便來到了「新眷村時期 (民國 46-69 年)」,像是馬祖新村就是屬於這個時期的代表。如今在馬祖新村入口處,還可以找到當年婦聯會的立柱。
「馬祖新村」是龍岡地區首個眷村,村內並非所有居民全部來自馬祖地區;其命名是源於過去,當地主要安置駐守在馬祖前線的兵官在台眷屬,也因此有了「桃園將軍村」的美稱;村內採棋盤式的道路設計,並搭配魚骨式的房舍配置,共有有將、校、尉,三種不同等級的廳舍,軍階越高的屋戶,則越靠近村落正中央涼亭。如今仍可從老屋的屋頂上,透過星星的浮雕窺探該房屋居住者的軍級。
早期眷村選址時,因地價考量,位置通常較為偏僻,因此每周會有固定的日子,由軍車統一接送居民到附近的市場採買;或是透過發放的「糧票」像軍隊兌換食物。因此眷村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形成了遺世獨立的小社會;走進馬祖新村,可以發現聚落中種植了芒果樹、或是房屋前會有小農圃,不難看出村落內,漸漸發展出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
儘管離群所居生活在眷村內,但在那個生活物資匱乏的年代,相較於沒有眷屬、或是官階較低的士兵,僅能蝸居在馬村外圍;能夠住進馬村、以馬村為家,並享受公園綠地、涼亭等公共設施,已是非常值得驕傲與自豪的事。
如今的馬祖新村內,雖然多數的居民均已遷出,但當年的故事卻一五一十地被保留在這裡,等待旅人揭開這些塵封的往事。目前馬祖新村是全台第二個以「文化資產保存法」保存的眷村,並以「類博物館」的方式活化,改為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定期舉辦各種文創活動、老屋也進駐不少新穎的店家,為時光淬練後的眷村注入年輕的活力。
4-2. 被遺忘的孤獨,台灣島上的「異域」:忠貞新村 (文化園區)
在時間的推移和局勢的演變下,隨著國共內戰趨於平息,國民政府也遷回台灣;然而當年,仍有一隻人數約 2 萬人的雲南軍隊,在戰敗後退到國境之外的「金三角」泰、緬、寮邊界伺機而動,等待有一天能從邊境反攻。儘管在當時,曾在雲南一帶收回部分失地,卻迫於共軍與緬甸國防軍的夾攻、以及國際情勢和聯合國的施壓,在 1953-1954 年間, 第一批的「孤軍」最終撤回台灣,並建立了忠貞新村。
由於忠貞新村是在匆忙間興建,所以與馬祖新村相比,屋舍及設施都極為很簡陋,當時甚至房內是沒有廁所的,若要盥洗沐浴均須使用公共廁所。在這樣侷促的生活條件下,先後又撤離了第二批的孤軍及眷屬,更使得居住品質每況愈下。儘管如此,有幸撤回台灣的軍眷,仍努力地在這裡生活,並將雲南的文化、以及當地的少數民族的特色,都帶到了龍岡忠貞新村,使得當地成了桃園最繽紛多彩的區域。
雖然後續忠貞新村在保留的過程中,面臨眷村發展的第四的階段「眷村消滅期 (民國 86 年後)」,國防部直接把土地交由建商興建大樓,並將當年的孤軍安置於其中,但當地依然處處都能感受到來自不同族群的特色、以及兼容並蓄的文化色彩,政府更在這裡打造了魅力金三角商圈,定期舉辦各種節慶活動、文創市集,成為旅客認識那段孤軍往事的入口。
華麗的滇緬民族服飾體驗:黑山銀花
從馬祖新村移動至忠貞新村後,一行人便到了「黑山銀花」,依照當天個人的穿搭,由店員替大家挑選適合的滇緬服飾。黑山銀花是在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內的一間民族服飾體驗店家,除了販售有許多少數民族的特色商品外,來到這裡一定不能錯過換上這些服飾,在金三角商圈打卡拍照。
「少數民族的服飾,通常以黑色為基底,而銀色顯富貴,所以基本上都會有這兩個元素在其中。另外,對他們來說,生活可以家徒四壁,但穿出去的服裝一定要非常華麗,所以這裡的每一件衣服幾乎都非常繽紛、活潑」聽著黑山銀花的老師娓娓道來,我們也都穿上了不同民族的服裝!
走進獨特的在地飲食日常:忠貞市場
一身華麗的從忠貞新村文化園區走到了忠貞市場,我們沿途用觀景窗為彼此留下珍貴的紀念。忠貞市場主要可以分為幾個區域,有些區域比較接近台灣人熟悉的市場樣態;而接近忠貞新村的 1/3 段,會發現許多少數民族的醬料、菜色等,周末時間更是熱鬧,家家戶戶都會將自家種植的香草植物拿到市場裡販售。
市場裡的各種料理價格都非常實惠,且是其他地方不容易買到的,像是雲南地區的點心「乳扇」、「南瓜花」、或是「碗豆粉」、「青木瓜絲」的原料、清真認證的料理或食材等,可以在這裡取得。順代一提,忠貞市場也是電影《當男人戀愛時》的取景地呢!
入口有著豬腳飄香的清真寺:龍岡清真寺
因為在撤離回台的孤軍中,有許多軍眷信奉伊斯蘭教,而當年在地的回教徒希望減少往返台北禮拜的時間,於是籌資在忠貞市場邊興建龍岡清真寺,成為了全台 7 座清真寺之一,也是竹苗地區重要的回教信仰中心。
眾所周知伊斯蘭教徒是不能食用豬肉的,但在龍岡清真寺的入口處,竟意外地開了一間豬腳店,導覽老師也逗趣的表示「全世界應該只有這一間清真寺,旁邊就是賣豬腳的吧」。這個有趣的畫面,也間接描繪了這裡多元的文化,彼此間相互融合、相互包容的生活風景。
旗在,人就在,家也在:國旗屋
「我每年 9/1 就會開始掛國旗,一直掛到 10/10,掛到都看不到天空為止。一年大概都要花一百多萬,到現在已經持續30多年了」國旗屋的主人張老旺爺爺向我們說著。來到忠貞新村的旅人,對於那幢掛滿國旗的「國旗屋」肯定不陌生,而其實這引人注目的建築景觀,同樣有一個早年孤軍來台的故事。
當年,張老旺爺爺來到忠貞新村,在整理爸爸的遺物時,發現行囊中有非常多面國旗,這才知道原來自己的父親從戰後回台,自始自終最掛念的就是那一面國旗;從那時候開始,張老旺爺爺每年都會掛國旗、甚至自費舉辦龍岡地區的升旗典禮,只為了讓自己、也讓世人記得那段被遺忘的往事。
「只要旗在,人就在,家也在,我會一直掛到死為止,因為沒有國家,就沒有我父親可以從異域回到這裡。」張老旺爺爺從 37 歲,一直掛到現在 87 歲了,導覽老師還告訴我們,如果你要捐錢給他,他不會收;但送爺爺國旗,他會欣然接受。我想,這大概是經過了那些年兵荒馬亂的時期後,所留下來最為人動容的故事之一了吧。
手作青木瓜絲:滇緬料理 DIY
除了走訪忠貞市場,島內散步的遊程也規劃了讓我們實際製作滇緬料理「青木瓜絲」,透過料理認識少數民族的文化、感受異國飲食的魅力。青木瓜絲是道爽口的風味小菜,主要以青木瓜為主要原料製作而成。一開始將青木瓜去皮,然後用刨絲器其分成細絲;接著,再加入切好的小黃瓜、番茄、辣椒、蝦米、以及特製調料在杵臼中,就可以開始搗攪。
「杵臼不響,做菜不香」是雲南的傳統諺語,導師在前方講述著關於料理的來龍去脈,也分享了青木瓜絲除了可以涼拌單吃、更能依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魚露食用,會有完全不同的風味!
眷村在地特色美食 - 米干套餐:阿美米干
說起忠貞新村的眷村菜,那肯定非雲南邊境的特色「米干」莫屬了。米干和板條有著相似的外觀及口感,不過米干是由純米磨成米漿,凝固後混合生米級熟飯製成,每一口都吃得到濃郁的米香。在忠貞新村一帶,早期軍眷都會在自家樓下販售米干,後來越開越多間,據說目前忠貞新村周邊已有超過 50 間米干餐廳呢!
這次的遊程中,我們來到阿美米干,每個人有一份完整的套餐,包含米干、豌豆粉、破酥包、以及烏龍茶。很喜歡米干柔軟的質地,搭配百吃不膩的湯頭,是每次到訪龍岡一定會嚐的在地美食。豌豆粉則是緬北華僑的特色,清爽的糕狀質地入口即化,吃起來清涼又有飽足感。餐後搭配甜點、及沁涼的烏龍茶,讓人滿足!
戰死,便與草木同朽;戰勝,乃是天地不容:異域故事館
「一群被遺忘的人,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他們戰勝,乃是天地不容」在《異域》電影中,這句話深刻的被烙印在記憶裡。異域故事館裡,描述了當年國共內戰後,被留在泰緬邊境異域孤軍的種種曾經。他們與我們流著相同的血脈,卻在異國他鄉孤身奮鬥,最終仍無法獲得應有的尊重和待遇;每天努力生存,但卻沒有一個家的歸屬感,生不得返鄉、死不能歸根。
餐後,來到異域故事館,這裡將當年孤軍的故事,分為「亂」、「靜」、「迷」、「回」、「容」五個區域呈現,希望透過資料的保存與展示、結合多媒體的互動設施,讓更多人知道這段不容被遺忘的往事,也讓生活在日常靜好中的你我,認知到無戰止爭的珍貴與重要。
「在當年孤軍逃難後,多半只剩下男性,並不是因為重男輕女,而是在戰亂中,傷病的同袍、眷屬不一定都帶得走,所以在權衡之下,只好選擇體力較好、且有機會傳宗接代的男孩。」導覽老師像我們講述著當年的情況,孤軍在生死之際,只能拋家棄子,留下哀號與哭叫在叢林間迴盪,成為一生都難以泯滅的痛。而在「靜」區的「滇緬遊子」藝術就呈現了這樣的情境,是整個展館中最讓果子印象深刻的部分。
參觀完異域故事館後,心情莫名的沉重。想起如今的桃園龍岡地區,因為位置在中壢、平鎮、八德交界,呼應了當年孤軍在雲南邊界、異域交界,而打造了的魅力金三角商圈,莫名覺得諷刺。當年的異域孤軍,經歷了無數生離死別,忠貞愛國卻被國家拋棄,沒有護照、沒有身分,唯一可以信仰的,就是那一面國旗,卻也被那面國旗給遺忘。或許那心中的五味雜陳,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更深刻的懂得吧。
4-3. 干戈的紛亂,輾轉為眷村的生活日常:太武新村 (眷村文創園區)
離開忠貞新村,搭上接島內散步遊程的駁車來到旅程最後一站:太武新村。多數的眷村取名,都與其歷史背景有關,太武新村也不例外;太武新村建於 1964 年,主要是讓當年曾駐防前線金門、並參與過八二三炮戰、有功的校級以上軍眷居住,因此便以金門最高峰「太武山」為名。
將時間往前推到兩岸局勢動盪的 1950 年代,當時最著名的一場戰役,便是鼎鼎大名的八二三炮戰。在短短 40 多天的戰期中,共軍總計發射了百萬餘枚的砲彈,將金門的每一寸土地翻了又攪。而這些砲彈,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除了成為金門當地人製成日常所需的工具,也成了太武新村的興建主要經費。據說當年將這些砲彈練成鋼鐵後,變賣總費用達到 600 多萬。
「不同軍種的眷村,會呈現的氛圍,跟周圍民眾的互動也不盡相同。像是由空軍組成的眷村,通常比較不會與附近的居民往來;但一般來說,陸軍眷村都會與村落有連結,像是太武新村便是」當干戈的紛亂,輾轉成為眷村的生活日常,當時自金門遷回台灣的軍眷,也將在當地的生活習慣帶了過來,並與當地人融合再一起,模糊了眷村的邊界。
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太武新村範圍其實並不大,不過早期這裡的大小並不輸給馬祖新村;再加上太武新村經費充足,房舍多數為「四拼二層」的紅磚鋼筋水泥建築,更有獨立衛浴、水塔等現代化的設備,甚至每幢建物前還有小庭院,是官眷村的代表性建築。
另外,因為太武新村為台灣本島少數能與八二三砲戰連結的景點,因此在 2016 年,政府在眷村中修復了「太武新村故事館」,透過展區的呈現,讓旅客了解八二三炮戰的歷史、軍人家眷的心情起伏等,更將原本的眷村,打造為「太武新村八二三眷村文化園區」。
5. 桃園眷村,島內散步旅後感
走在桃園的街頭巷尾,感受到時光的流轉和文化的交融,每一處都散發著醉心的氛圍。從馬祖新村、忠貞新村,到太武新村;從異域孤軍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到八二三炮戰的烽火連天,短短一日的島內散步小旅行,好像走過了數十餘載的光陰淌流。
儘管如今,眷村已隨著大廈高樓的拔地而起,漸漸走入歷史,而那些令人心酸的陳年往事,也往往就這樣跟著被塵封;不過幸運的是,也有不少的眷村,被完整的保留下來,更有一群人,將這些被留存的記憶,包裝成故事,並透過旅行分享出去。讓我們,甚至是我們的後代,都有機會知道在這塊土地上,曾經有過這些印記。
眷村,是本沉澱了時光的史冊,寫著異鄉漂泊的辛酸流浪、寫著被遺忘卻堅韌的存在、也寫著戰火綿延的感慨萬千;這次,就讓我們一起跟著島內散步,走進眷村,書寫關於這座城市最美麗的故事,感受旅程中的溫暖與感動。
報名「探索眷村光陰故事」小旅行:點我
島內散步「來趣桃」全路線資訊:點我
島內散步 WALK in TAIWAN:官網、粉絲團、IG
桃園市文化局:官網、粉絲團、IG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島內散步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