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菓森林.png

茶香,是魚池鄉悠長的呼吸
起伏的山巒間,綠意盎然的茶樹梯田層層疊疊
記錄著這片原野與茶綿長的緣分

踏入和菓森林的茶園綠意,用指尖觸碰飽滿的嫩芽
透過雙手揉捻茶葉,感受濃郁的香氣四溢
在山景與玫瑰的午後,來場與琥珀茶湯的午茶饗宴
讓自己成為時光長河中與茶有關的記憶
以五感敘寫產業的血脈與歷史的厚度

茶香或許總有一天,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去
但那些土地與人共譜的故事
會繼續在旅人心底迴盪


本文會依照以下順序撰寫,讀者可依序閱讀

1. 茶湯裡的時光印記:南投魚池
2. 山間茶廠,承載山與人的共生與執著:Hugosum 和菓森林
3. Hugosum 和菓森林體驗 - 半日茶師小旅行

   3-1. 走進有機茶園,聽茶師說一葉茶香的故事:茶園走讀
   3-2. 在復刻牆面,感受茶廠的百年嘆息:持木紅茶廠
   3-3. 走一段茶園到茶室的旅程:品茶
   3-4. 用掌心的溫度,喚醒茶葉的靈魂:茶師 DIY
   3-5. 在茶湯的色澤裡,品嘗山與歲月的饋贈:享茶

4. 用雙手調出屬於自己的茶香:調茶大師 DIY 活動
5. 用一口茶點,開啟與茶葉的對話:TEAGE 一頁茶傳習所
6. 在魚池紅茶間,遇見土地與時間的溫度 :南投魚池


1. 茶湯裡的時光印記:南投魚池

Hugosum 和菓森林.png

晨光初染山巒,薄霧流轉於層疊的茶園梯田上,南投魚池鄉便在茶樹間甦醒;魚池是著名旅遊勝地「日月潭」的所在地,也是由「茶」編織起的原鄉,在這裡每片浸潤山嵐的翠葉,都有時光淬鍊過的土地記憶。

南投 Hugosum 和菓森林.png

認真回憶起來,似乎每次踏上南投縣的旅行,行程總是圍繞著茶,尤其是在魚池鄉。起伏的山巒間,循著蜿蜒山徑前行,偶爾能在轉角邂逅茶農俯身修枝的剪影;或在路旁一方樸拙的茶坊小憩時,被一杯沁涼的紅茶療癒旅途的風塵。因此一直以來對魚池鄉的印象,不外乎就是這樣的寧靜、質樸,承載著茶的溫暖與大地的敦厚。

魚池 Hugosum 和菓森林.png

而細數起魚池與「茶」的淵源,大概可以從日月潭紅茶說起。自日治時期開始,茶產業便在這裡紮根,走過燦爛的茶金歲月,卻也因時代流轉與異域競爭聲息漸微。這些年來,許多茶農決定將農地轉植其他作物,不過仍有少部分老茶師因著對這方水土的眷戀、懷抱著想讓紅茶重綻芬芳的篤信,默默守著一方茶園。

南投魚池 Hugosum 和菓森林.png

或許就是這份執念,最終化為滋養產業重生的沃土,讓茶香再次悠然瀰漫於魚池的山野間;Hugosum 和菓森林的淵源 石朝幸 茶師,便是這樣一位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

2. 山間茶廠的一盞琥珀,承載山與人的信念:Hugosum 和菓森林

南投景點 Hugosum 和菓森林.png

老茶師 石朝幸 自 1949 年開始學習紮實的日式製茶技藝,在紅茶廠裡奉獻了大半輩子,見證了產業的興衰。而這份來自日本的職人精神,由後代子孫承接了下來,不僅傳習了父親的手藝與對用心做好茶的信念,更肩負著讓茶產業與文化被看見、被延續的使命,於是在 2005 年「Hugosum 和菓森林」品牌誕生了。

魚池景點 Hugosum 和菓森林.png

Hugosum 和菓森林將茶師的技術融入莊園裡的茶樹,演繹出獨特的風味,不僅在當地製茶比賽中屢獲各項殊榮肯定,也積極將茶廠轉型開放,並規劃多元的小旅行、體驗活動、甚至延伸出下午茶品牌,用親民的方式,讓更多人能了解日月潭紅茶的歷史與文化脈絡。

Hugosum 和菓森林 體驗.png

實際來到 Hugosum 和菓森林紅茶莊園,室內空間裡可以看到製茶的器具與流程,也有茶文化導覽,從萎凋、揉捻到烘焙,每個步驟都有專人解說。如果有興趣,也可以跟果子一樣參加 DIY 課程,像是「調茶體驗」可以混合不同的紅茶與花草製作專屬茶包、也有「半日茶師小旅行」能實際體驗揉茶的過程。

和菓森林 體驗.png

園區二樓設有茶屋「TEAGE 一頁茶傳習所」,菜單包含多款結合「茶」的簡餐與茶點,讓簡單的下午茶因為茶而變得有特色。整個園區四周環繞著茶園與山坡,天氣好時也可以漫走香茶巷,遠眺山景與茶園,是親子與三五好友周末來到南投放鬆的好地方!

3. Hugosum 和菓森林體驗 - 半日茶師小旅行

南投 和菓森林.png

這次果子到訪 Hugosum 和菓森林有參加「半日茶師小旅行」,體驗活動每年春末到深秋都有,最少 2 人就能成行,有預計參加的旅客記得要提前透過官方 LINE 預約。半日茶師小旅行驗過程會走訪茶園拍照,所以議穿長褲並準備防蚊小物。接下來本文將會進一步分享這個小旅行的細節。

3-1. 走進有機茶園,聽茶師說一葉茶香的故事:茶園走讀

南投魚池 和菓森林.png

陽光暖暖地灑在蜿蜒的「香茶巷」上,混著泥土和青草的氣息,空氣裡有種說不上來的清甜。來到 Hugosum 和菓森林店內報到「半日茶師小旅行」活動後,就跟著引導來到了茶園。首先,茶師先簡單介紹了這片茶園的來歷。腳下鬆軟的泥土,因為是有機栽培,所以茶園裡的一切都與自然共處,沒有化學物質的干擾;同時,也因此在這裡種出來的茶,沖泡時第一泡茶湯不必倒掉,可以直接飲用。

魚池 和菓森林.png

接著茶師帶著我們認識茶葉,茶園裡主要種植的有四個品種,分別是台茶 21 號、台茶 18 號、台茶 8 號,以及紅寶石紅茶。這些「台茶幾號」的編號,是依照茶葉改良場育成並正式命名的順序來決定的,每個數字都代表它在育成品種中的排序。

魚池景點 和菓森林.png

「台茶 21 號」葉片摸起來特別厚實、而舒展著寬大葉片的茶樹是「台茶 8 號」、嫩葉的中心處透著清晰微紅色的,就是早期在魚池鄉的水社大山被發現培育的「紅寶石紅茶」。

南投 茶園體驗.png

最後,葉緣帶著波浪卷邊的品種,則是日月潭地區茶葉的亮點「台茶 18 號」,也就是常聽的「紅玉紅茶」。紅玉紅茶是融合了臺灣原生山茶與緬甸大葉種血統的印記,特殊的香氣與韻味都藏在這與眾不同的葉形裡。

南投 親子茶園體驗.png

接著,茶師親自示範採茶的動作。這看起來不過是用手輕輕一摘的動作,其實是影響茶葉品質非常關鍵的一步。大家可能都聽過「一心二葉」這個說法,在採摘時指尖要輕、精準掐下茶樹頂端最鮮嫩的芽尖「一心」,接著下方舒展開來的兩片最幼嫩的葉子則是「二葉」。

南投一日遊.png

示範結束後,茶園也會特別留一段時間讓旅客自由走走、拍拍照。果子那天剛好上午下著小雨,涼涼的,沒想到午後忽然放晴,陽光從雲層中透出來,照在整片翠綠的茶園上格外漂亮。茶園裡光影交錯的畫面真的很美,也是這趟小旅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瞬間之一。

3-2. 在復刻牆面間,感受茶廠的百年嘆息:持木紅茶廠

持木紅茶廠.png

沿著茶香路回到和菓森林的路上,會順路經過「持木紅茶廠」。持木紅茶廠是 1939 年改建的錫蘭式製茶工廠,曾是日月潭茶產業的巔峰代表,一路走來,雖然躲過了二戰的烽火,卻在 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的地動山搖中化為瓦礫;如今,只剩下一堵特意重建的紀念牆。看著氣派的三層樓牆面,拱窗與斜頂帶著異國風情,倔強地立在香茶巷一隅,好像還在訴說著輝煌存在過的歷史。

3-3. 走一段茶園到茶室的旅程:品茶

魚池半日遊.png

回到和菓森林,剛好遇到了老茶師 石朝幸 老師在店裡喝茶,一問之下才知道其實他還住在這裡,平常都會到一樓坐坐,也樂於與遊客合影留念。接著我們一邊喝著冰涼的阿薩姆紅茶,一邊聽導覽老師講解牆面上的老照片。

魚池 一日遊.png

其中一張照片,是當年「茶業傳習所」的場景,茶業傳習所是當年日本總督府培養製茶人才的地方,也是 石朝幸 先生年輕時跟著日本師傅學藝的地方。當年他背著少年的行囊離鄉,在台北林口的教室裡,從辨識茶種、掌控發酵到管理茶廠,一點一滴磨出真功夫。學成後,他被派回魚池鄉,進入持木紅茶廠擔任工廠主任,一待就是一輩子。

南投魚池半日遊.png

牆上的黑白影像裡,站在茶廠裡年輕的石先生,眉宇間盡是專注的亮光;那道光穿透了產業衰頹的低谷,也穿透了檳榔樹取代茶園的誘惑,時至今日卻始終未曾熄滅。儘管茶廠頹圮,但那份從傳習所燃起的火種,終究在子孫手中接續成「和菓森林」的燈火。

3-4. 用掌心的溫度,喚醒茶葉的靈魂:茶師 DIY

南投魚池一日遊.png

冰涼的茶飲品嚐完畢,我們接著前往二樓,準備開始手作體驗。推開教室的門,茶師端來一把剛完成萎凋處理的茶菁,葉色墨綠,帶著微微濕潤的質地。這些茶菁已經靜置了將近 20 小時,部分水分自然散去,葉片變得柔軟,正適合進行下一道「揉捻」的工序。

和菓森林 半日茶師小旅行.png

揉捻主要是將茶菁放在掌心,雙手攏成弧形,朝同一個方向慢慢推揉。一開始只能聽見葉片摩擦的細微聲響,隨著手掌的溫度滲入茶葉,淡淡的草木香也會逐漸釋放出來。揉捻的目的,是破壞葉片表層的細胞結構,讓茶多酚與芳香物質的汁液得以釋出,才能為後續的發酵與烘焙打好基礎。

魚池 半日茶師小旅行.png

當葉片越揉越緊實,茶汁也逐漸染上手指,這時就可以進行「解塊」,這個步驟需要用手指撥開纏在一起的葉團,讓每片葉子重新分開。這樣揉捻與解塊的步驟需要交錯進行約 20 分鐘左右,是段蠻需要耐心與專注的過程,不過越做越上手之後也蠻有成就感的呢!

南投 半日茶師小旅行.png

揉好的茶團最後會被送進「箱型乾燥機」,以高溫將茶葉中的水分蒸發,並終止酵素的活動,使茶葉由墨綠轉為深褐,變成含水量僅剩約 3% 的「毛茶」,接著就可以用茶匙舀起還帶著餘溫的茶葉裝袋作紀念。

南投 製茶體驗.png

整個乾燥過程大約需要 30-40 分鐘,因此這段時間裡,茶師也會繼續向我們介紹茶葉的「風味輪」與完整的製茶流程,讓整場體驗更有深度與脈絡可循。

3-5. 在茶湯的金色光暈裡,品嘗山與歲月的饋贈:享茶

南投親子體驗推薦.png

參加和菓森林半日茶師小旅行的行程,會包含一份「一頁茶傳習所」的下午茶套餐,套餐中包含手作點心、在地水果,與一杯自己選的茶品。茶品部分有非常多種,依照「風味輪」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老欉系、淡雅系與經典系。

南投下午茶推薦.png

老欉系代表的是紅寶石紅茶,來自百年茶樹,風味厚實,帶有明顯的熟果蜜香,茶湯濃而不澀,適合喜歡較厚一點茶感的人。淡雅系則以祖母綠紅茶為代表,茶風清香細緻,入口帶有花香與果香,茶湯層次清爽,適合偏好柔和風味的飲用者;經典系的阿薩姆紅茶,茶體有明顯的麥芽與黑糖香,風味飽滿溫潤,是許多人對紅茶印象的基礎味道。

南投茶餐廳推薦.png

茶的風味層次,從底層的焙炒與穀物香氣、中段的果香與微酸,到頂端細緻的花香,呈現出從土地到枝葉的自然韻味。除了茶品,下午茶拼盤裡果子最喜歡的是「紅茶滷豆乾」,一頁茶傳習所的豆乾不是常見那種重口味的滷法,而是用阿薩姆紅茶和中藥材慢火煮成,豆乾切得細小,吃起來口感扎實,有滷汁的鹹味,也帶著淡淡的回甘和茶香。

一頁茶傳習所.png

紅茶餅乾沒有多加糖和油,咬起來酥脆不油膩,加入了台茶 18 號一起製作,入口時味道輕淡,細嚼後會慢慢浮出茶的香氣,適合配著熱茶慢慢吃;茶凍一入口就化開,帶點微苦,是台茶 18 號的原味茶湯製成,不會太甜,吃起來滑順。另外還附上水果,當天的當季的果物是小玉,切成一口大小,作為茶與甜點之間轉場很不錯!當陽光斜照進小店的窗櫺,靜靜坐下,在這樣悠閒的氛圍下來享用下午茶,真的是太奢侈的享受了。

4. 用雙手調出屬於自己的茶香:調茶大師 DIY 活動

調茶大師 DIY.png

除了參加「半日茶師」的小旅行,因為難得來到南投魚池,又還有一些時間,果子也體驗了和菓森林的另外一項「調茶大師 DIY」活動。這個體驗很簡單,只要依照自己喜歡的香氣和口味,從茶葉與花材中挑選搭配,就能調出屬於自己的風味茶。

魚池 調茶大師 DIY.png

挑選完成後,將茶材逐一裝入以玉米澱粉製成的環保茶包袋,再折起封口、貼上小巧的和菓森林貼紙,一個專屬的茶包就完成了。用雙手為自己調出一款喜歡的味道,帶回家繼續品味,也像是將此時此刻的感受,一匙匙裝進袋中呢!

5. 用一口茶點,開啟與茶葉的對話:TEAGE 一頁茶傳習所

一頁茶傳習所 下午茶.png

除了半日茶師小旅行中的點心拼盤,TEAGE 一頁茶傳習所也販售了各式各樣的茶品與點心。像是超級推薦的「祖母綠檸檬紅茶」,跟一般常見的檸檬紅茶不同,用了整顆連皮檸檬打碎,搭配店家調配的紅茶一起混合,再加上一點特別的焦糖,入口時,先是感受到一點微微的苦味,接著茶香慢慢浮現,帶出淡淡的回甘!

南投 一頁茶傳習所.png

水果紅茶戚風蛋糕本體口感柔軟,加入了台茶 18 號的茶葉,茶味來自茶葉本身,吃得出來是自然的香氣;紅茶布丁吃起來滑順,表面淋了一層紅茶黑糖醬,是店家用紅茶和黑糖熬煮的,甜味不會太重,和布丁本身的口感很搭。另外,TEAGE 一頁茶傳習所也有提供「風味六品」,一次能喝到六種不同的茶,可以快速認識各種風味;如果喜歡熱茶,也有「感官三選」,能自己動手泡茶、品茶。

6. 在魚池紅茶間,遇見土地與時間的溫度 :南投魚池

和菓森林 推薦.png

每次到南投,行程總不自覺繞著茶打轉;這次來到魚池鄉的「和菓森林」也不例外。從茶園鬆軟的土壤,到持木紅茶廠裡的紀念牆;從老照片中年輕的 石朝幸 先生,到實際體驗揉茶時手心感受到的溫度,都是這趟旅程的一部分。

和菓森林 介紹.png

離開和菓森林,指間還留著茶菁揉捻後的微微黏性,突然感覺好像帶走的不只是一小罐手揉茶,更理解了一杯茶湯背後代代傳承茶產業的堅持。茶香會淡去,但那土地與人共譜的故事,會在旅人心底繼續迴盪。離開前,再一次經過持木紅茶廠的那面牆,或許吧,歷史本就沒有真正消失,而是以另一種形式活在茶師記憶的裡、在相紙定格的眼神中、還有在每一杯承載著山嵐與執著的紅玉茶湯間。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yan 的頭像
    Ryan

    果子的腳印 Ryan's footprint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