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旅遊.png

煙雨迷離中三貂嶺與牡丹
在時序已過大雪的十二月初,日好天晴

我們在世界上最孤獨的車站
和失落的百年古鎮中

共同承載記憶的厚重
讓這段珍貴的歷史,隨著一段段的旅途
延續下去


本文會依照以下順序撰寫,讀者可依序閱讀:

1. 來場綠色的文化見學:深遊秘境、走讀小鎮
2. 雙溪漫遊,綠色文旅
3. 見學景點簡介

   3-1. 世上最孤寂的車站:三貂嶺火車站
   3-2. 三貂嶺小鎮漫遊 (碩仁國小、第三基隆河橋、基隆河峽谷、三貂嶺老街區)
   3-3. 世界級可以閱讀的地景:時空暗線,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3-4. 牡丹小鎮漫遊 (牡丹茶玩藝、牡丹老街、唯藝所愛、慶雲宮)
   3-5. 傳承百年的微笑車站:牡丹火車站

4. 雙溪漫遊,綠色文旅旅後感


1. 來場綠色的文化見學:深遊秘境、走讀小鎮

三貂嶺旅遊.png

在歲月的角落,總有些小鎮,靜靜的被淹沒在時光的淌流中;它們是光陰的見證者,守望著歷史的流轉,承載各種文化。一直都特別喜歡秘境漫遊,在深度的文化旅行中,品味每一步老街、細數每一吋鐵道,因為似乎總能從那些藏在枝微末節裡的美,找到旅行的意義。

三貂嶺車站.png

隨著北上的高鐵,轉為前往東北角「三貂嶺」與「牡丹」的區間車,好像旅程,就這樣跟著慢了下來;似乎是在提醒著自己,接下來的旅行,讓我們跟著「Fun!大東北角」一起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

【新北】世界上最孤獨的車站 與 失落的百年小鎮:三貂嶺&牡丹Fun!大東北角 相關連結:官網粉絲頁IG
【新北】世界上最孤獨的車站 與 失落的百年小鎮:三貂嶺&牡丹
下一梯次 2024.3.3 (日) 報名表:點我

2. 雙溪漫遊,綠色文旅

三貂嶺美食.png

「三貂嶺」是座因煤礦光輝興盛、也因其沒落的小鎮,杳然的村舍僅存寥寥數十戶居民、與寂寥的車站,於此處寄託著百年礦業的往事。而「牡丹」聚落,昔為台灣三大黃金礦區之一,與金瓜石、九份並列,然同樣隨著淘金夢碎而沉寂,只有一座微笑著的月台,與古樸的老街對望。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png

三貂嶺與牡丹兩座小鎮,有著極其相似的背景,記載了悠久的光陰,在歷史的扉頁上留下深刻的印記。如今,隨著昔日連結兩地的古老隧道,以「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之名復興,串聯起彼此的文化與生機,將這段塵封的薈萃軌跡,紛呈於遊客眼前,讓你我漫遊其中、品味風華。

三貂嶺歷史.png

有鑒於此,這次果子參加了「放大東北角」的「綠色文旅見學走讀團:時空見鐵站 牡丹貂之道」遊程,由「注腳雙溪工作室」以及「三貂嶺玩生活」兩個深耕在地的團隊,帶著我們一起探訪兩座小鎮、及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以「雙鐵 (鐵路、鐵馬)、雙腳」的低碳旅行方式,發現更多關於這裡的美好。接著,下文將會繼續與大家分享整個遊程當中的重要站點。

注腳雙溪工作室:官網粉絲頁IG
三貂嶺玩生活:官網粉絲頁IG

3. 時空見鐵站 牡丹貂之道 見學景點簡介

3-1. 世上最孤寂的車站:三貂嶺火車站

三貂嶺火車站.png

每年有 200 多天都在煙雨迷離中三貂嶺,在時序已過大雪的十二月初,日好天晴;溫暖的空氣,讓一天的旅行,有了一個令人愉悅的開始。

三貂嶺小鎮.png

整段見學之旅的起點,在三貂嶺火車站。這個車站站體本身並不大,倚山臨溪、腹地狹小,是全台唯一開車無法到達的孤獨車站;不過因為是台鐵「北迴宜蘭線」與「平溪線」的交會點,扮演著北往東來的樞紐,所以約莫每隔十多分鐘,就能看見幾台火車呼嘯而過,繁忙的交通往來,彷彿能窺見過去礦業興盛的榮景。

新北小鎮漫遊.png

在站前我們領了旅行地圖、配戴導覽耳機,聽老師娓娓道來關於「三貂嶺」地名的由來。 雖然當地真的有「貂」(鼬獾) 的存在,但其實與地名並無關聯; 「三貂」兩字,源起可追溯至 1626 年,西班牙船艦由菲律賓航行至台灣東北角後,矚目建城,想以此作為侵略台灣之據點;而當時的航海士因為看見凹凸的海岬與山峰比鄰,想起了故鄉的「聖地牙哥城」,於是就將其冠以 Santiago 之名。而後來漢人將這個詞音譯為「三貂」,成了此區地名的緣由。

3-2. 三貂嶺小鎮漫遊 (碩仁國小、第三基隆河橋、基隆河峽谷、三貂嶺老街區)

三貂嶺隧道.png

沿著鐵道漫行,因為三貂嶺車站周邊空地較小的原因,使這裡成為少數車站周邊並不繁榮的小聚落,直到穿過了地下通道,才來到了三貂嶺最熱鬧的村落中心。在這裡可以看見幾座老房子,據說都是過去靠採煤維生的富裕人家。

三貂嶺火車.png

「爬過三貂嶺,無想厝內的某子」是這裡早期流行的諺語,因為日治時期,鐵路尚未建成,若想往宜蘭開墾,唯一的方式就是跨越「淡蘭古道」,而其北段恰位於三貂嶺群山之間。這個地區風霜雨澤、潮濕多霧,且山中土著頻繁侵襲,所以要經過三貂嶺的先人,都是心懷必死的決心,在踏上旅途時,先將至親忘記。

三貂嶺礦業.png

不過隨著鐵路的開發、煤礦產業的蓬勃發展,諺語則演變為「來到三貂嶺,會忘掉厝內的某子」,意思是因為這個地區的繁榮與興盛、且美景秀麗,常常不小心就讓人流連,忘記家中的妻子與小孩。雖說如此,開採煤礦依然是份危險的工作,因此三貂嶺地區常常可見土地公廟,當時礦工在進入煤坑時,都要先「寄命」於土地公呢!

三貂嶺碩仁國小.png

碩仁國小
導覽師沿途展示手中的老照片、以及藝術家筆下的作品,細膩地述說當年的榮景。儘管昔日的日式宿舍與官署公辦,今已隨風逝去;我們仍可從殘存的遺跡,如已經廢校的碩仁國小,窺探過去的歷史軌跡。據說在煤礦繁盛之際,學子們曾年復一年踏入此門,甚至曾經有一年招收兩個班級的盛況。

三貂嶺火車拍攝.png

第三基隆河橋
隨後我們踏足第三基隆河橋,這裡是台灣少見「人」能與「台鐵列車」並行的橋樑之一。因為基隆河將三貂嶺切分為左右岸,因此鐵路所搭建起的橋樑,就成了當地居民穿行的日常。漫步鐵軌旁,感受著列車緩行而過,彷彿共融歷史悠遠的年代之中。

三貂嶺小鎮漫遊.png

當年的煤礦,幾乎可以說是與當地居民生活密不可分,不過依然不乏有較為困難的家庭無法購買煤礦;這些家庭就會請小孩,至鐵道邊撿火車運輸時掉落的煤礦;也因此,當年在火車經過村落時,暖心的工人還會特意將一些煤礦拋下車,成為舊時代一抹溫馨的風景。

三貂嶺水上活動.png

基隆河峽谷-壺穴地景
從橋上遠眺基隆河谷,可見一個個被稱作「石頭酒窩」的「壺穴」景觀,這個世界級地景的生成,極度不容易,是許多遊客不會錯過的重要景觀之一。昔日,這片綠水深淵孕育了當地居民的生活和生命;今日,此地更成為各種水上活動 (如 SUP、漂漂圈等) 的樂園呢!若想參與相關活動,都可以參考 三貂嶺玩生活 的網站 ~

三貂嶺基隆河歷史.png

如今清澈見底的基隆河,在過去因為煤礦的開採,造成河水被染黑,而有了「黑龍江」的有趣外號;而導覽老師也展示著當年婦女,到基隆河支流洗衣服的畫像 (因為主要的河道都被染成黑色,只能到支流洗衣服)。

三貂嶺 禾炚 WO GWONG.png

三貂嶺老街區
礦業興盛時,三貂嶺地區的居民曾多達 2,000 位之多,如今雖然僅剩下約 50 位左右的村民,不過隨著年輕人的返鄉、社區營造與創生的概念興起,沿途可以發現有許多由廢墟改建而成的特色店家。像是由過去礦場入坑檢查室改建的「目丘Mucho」咖啡廳、或是重整先前礦工浴場,改為陶藝閱讀展示空間的「禾炚 WO GWONG」都很值得逗留。

三貂嶺咖啡 目丘Mucho.png

另外,「寬哥那邊」義大利麵店,更是完美的將廢墟美學融入建築當中,不僅保留了原有的遺跡氛圍,更加入燈光、綠色植物、與老物件,讓整個店鋪看起來與三貂嶺當地完美的結合、卻又顯現出獨特的店家特色。經過了大約一個半小時的走讀,帶著對這座小鎮更深的認識,隨著途中兩側茂密綠樹漸漸蓊鬱,我們來到了「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3-3. 世界級可以閱讀的地景:時空暗線,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三貂嶺火車迷.png

當火車從三貂嶺火車站穿過,平溪線向右行、宜蘭線擇駛入「三貂嶺隧道」前往牡丹。這條三貂嶺隧道的建置始自清朝、在日治時期完工,並由台鐵營運 60 餘年,成為台北至宜蘭間的交通要道,自 1922 年開通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然而,隨著台鐵現代化的進程,在全新的三貂嶺隧道竣工後,使得原有的舊隧道閉門沉寂,讓時光凝固於此整整 30 年之久。

時空暗線.png

2022 年完工的舊三貂嶺隧道,屹立百年的舊三貂嶺隧道進行大規模的改造,躍身為「青春山海線」的一部分,連接牡丹與三貂嶺,編織起一條低碳旅遊新路徑,也就是如今熱門的「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隧道蜿蜒延伸 3.2 公里,不論是三貂嶺端或牡丹端皆可以進出。不過因為遊覽人潮眾多,且隧道本體為歷史建物,再加上為了保護洞內珍貴的蝙蝠資源,所以所有遊客都必須申請才能進入 (三貂嶺隧道申請)。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預約.png

整段隧道以「生態友善」為軸,又名「時空暗線 The Dark Line」,透過間接光源照明、保留軌道舊時代的歲月痕跡,不僅可以在隧道內、外,觀察到各種豐富的生態之外,更透過設計師的巧思,讓旅客進入洞內,放大「五感」,沉浸式的感受這條絕美的歷史廊道。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特色.png

果子認為這個地方最獨特之處,在於跨國合作的設計師團隊吳忠勳及 Michele & Miquel,將地面以鋼筋鏤空鋪面組成。而這樣的設計正因三貂嶺地區多雨潮濕,因此先任由鋼筋自然生鏽蝕,再塗上防銹漆,不僅使用年限長,更讓地下生態能持續舒展生命的蓬勃;同時,鋼筋的顏色還可以融入自然,成為地景的一部分。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介紹.png

因為當時隧道在建造時,地勢險惡、施工困難,所以成為全台灣第一座用電動鑿岩機開鑿的隧道,更讓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在三貂嶺入口處的希臘式山頂下,題了「至誠動天地」幾個字。而牡丹端的字則為田健治郎所提,「萬方輻輳」旨在希望各地好的人才都可以來到這邊,是整段台鐵宜蘭線中,數一數二重要的歷史資源。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鏡面水池.png

剛進入隧道,眼前便是一池小水鏡,因為在過去 30 年的沉寂中,不斷承接山林間的露水、再加上前幾日的陰雨而形成積水,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捕捉倒影的畫面,因此若想拍到無人的空景,建議可以提早一點來喔!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蝙蝠.png

在隧道內,導覽老師像我們介紹著洞裡的各種生態、以及歷史痕跡,果子認為這裡有五大看點,分別對應「五感」的體驗。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生痕化石.png

「視覺」看生態:這裡除了有台灣葉鼻蝠棲息於洞內、鐘乳石在拱頂生長、洞外的山羌與各種生物之外;因為隧道橫跨共 500 萬年歷史的三個地質層,所以可以發現不少自然痕跡、以及珍貴的化石,像是洋蔥式的剝落與風化的石頭、還有陽遂足的生痕化石等。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導覽.png

隧道壁還可以找到不少黃白相間的礦物,是由此區盛產的黃銅礦物、與碳酸鈣結晶所形成;幾處還有過去的「避車道」因為整段鐵路是單軌,所以與側壁的間距較小,當火車駛過,工人就可以躲到避車道中,是非常有歷史意義的景觀。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五感.png

「聽覺」聽水聲、火車聲:仔細觀察,則可以發現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兩側的水道,特別做了高低差,因此漫步於隧道中,還可以聽到潺潺流水聲。而在兩側的隧道口處,也可以聽到行駛而過的火車聲。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 鋼筋.png

「感覺」涼爽的溫度與鋼筋的觸感:隧道內冬暖夏涼,偶爾也會感受到來自頂部山泉的灑落。 據說,被這些水滴到是種減壓,讓人宛若置身世外桃源。 而在鋼筋鋪就的路面上行走,巧妙地調和了整段旅途的起伏,使得我們一路向前,都感覺好像走在平路的感覺,甚至連休憩的地方,都是鋼筋折出來的!另外,沿途還可以看到幾處結構較為脆弱的地方,設計師也為其穿上了「鐵衣」保護遊客的安全,也成了隧道中另一道不同的風景。

牡丹隧道.png

「嗅覺」聞煤灰、與潮濕的味道。隧道的開鑿,主要是要運輸礦產,而當時使用的蒸汽火車在運行時會噴出煤灰,因此隧道的拱頂和側壁上沾滿了不少煤灰,在潮濕的空氣中,依稀能隱隱聞到百年煤灰的歷史韻味。

牡丹小鎮漫遊.png

最後,則是「味覺」,在隧道的兩段分別連接了小座小鎮,在鎮上的老街區,總有許多美食、小吃供遊客品嚐。身處生態共融的隧道中,我們悄然放大了五官的感知,更為專注於周遭環境,細膩品味其中,彷彿每一個路段都綻放著獨特姿態,令人為之著迷,讓果子非常喜歡!

3-4. 牡丹小鎮漫遊 (牡丹茶玩藝、牡丹老街、唯藝所愛、慶雲宮)

牡丹小鎮.png

隨著金礦盛衰,牡丹小鎮歷經沉浮;披下昔日輝煌金紋,轉化為今日靜謐恬逸的氛圍,彷彿整座城鎮僅有牡丹溪與鐵路在此交會。從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步出來,就可以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氛圍,似乎比起三貂嶺又更為幽寧祥和。

注腳雙溪.png

牡丹是個沒有 ATM、無法刷卡、少了便利商店的小鎮,甚至連最近的加油站也遠在福隆;不過,在注腳雙溪工作室簡淑慧老師返鄉輔導綠色產業、帶動年輕人投入地方創生後,小鎮許多店家與遊程,都開始融合了各式在地文化特色,深化與「土地」連結,將這片寧靜可愛之地,呈現於遊客的眼中。(上圖由注腳雙溪工作室提供)

牡丹茶玩藝 DIY.png

牡丹茶玩藝 低碳茶食套餐
經過了一個上午的遊程,午餐時間我們來到了牡丹溪右岸的「牡丹茶玩藝」。牡丹茶玩藝是由在地的茶藝老師所打造,館內有許多以「茶」為主軸的體驗活動與周邊,像是用泡過的茶葉作為原料、化腐朽為神奇的「茶葉繪圖 DIY」,還有「手揉茶」、「紓壓棒」等相關產品等。

牡丹茶玩藝.png

除此之外,在這裡品味的「茶」不僅涵蓋茶道知識,更融匯了人文、手工藝及綠食,彰顯出茶文化與雙溪在地特色。像是過去開採金礦的礦工,都很喜歡「三貂菜」,而三貂菜指的就是牡丹地區所種植的蔬果,因此由這次的遊程到這裡,也在牡丹茶玩藝體驗了在地餐食中所蘊藏的文化魅力。

牡丹茶玩藝 套餐.png

午餐我們享用的是招牌的「低碳綠食茶餐」,餐點中除了有茶油飯、茶油荷包蛋、素雞腿、以及在地的小農食蔬之外,豬肉也是採用台灣最早的黑毛豬「頂雙溪黑毛豬肉」。因為豬肉本身不以飼料為食,因此吃起來瘦肉較多,再加上蒜頭、花椒、及自製的香料醃漬,讓每一口都吃得到在地的好味道。

牡丹茶玩藝 輕食點心.png

餐後甜點則是山海茶凍與南瓜餅,茶凍是注腳雙溪工作室媒合在地有機小農的頂山茶,再融合牡丹茶玩藝手工石花凍製成,無添加糖,不過上頭淋了桂花蜜、加上枸杞,帶出清新茶香;手工餅乾以純淨的南瓜與果乾製成,無其他添加劑,不僅健康,更吃得出南瓜的鮮甜。或許有時候不需要大魚大肉、山珍海味,於小鎮裡的餐館品嚐在地農食,更是一種與地方連結的方式、更是綠色旅遊的好選擇。

牡丹茶玩藝:粉絲團

牡丹老街.png

牡丹老街
用餐後,我們抵達了牡丹老街。這小鎮在沒有了礦業的光環後,人口外流嚴重、居民多以長者為主,因此老街保留了素樸的模樣,賦予遊人感受當地最原始風貌的機會,即使遊程當日是星期天,老街也不見太多遊客。整條老街不過短短數步之遙,不過深藏的幾處小店卻極具特色。

牡丹唯藝所愛.png

唯藝所愛
牡丹的味道,不僅可以品嚐、還可以書寫。老街上的「唯藝所愛」是由陳宥嫻小姐創立,邀請林聰明老師共同經營在地的書法工作室,不僅提供遊客可以一個地方休憩、老師更善用自己擅長的書法,讓大家感受這項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唯藝所愛.png

「現在學校的書法課,幾乎已經都沒有了;但放眼全世界,唯一『文字』可以登上藝術殿堂的,大概就只有我們了。而這樣美好的東西,我們就要自己好好的保存。」一進到唯藝所愛,馬上就被濃濃的書香氣息所圍繞,在這裡僅需消費一杯飲料,就可以體驗寫書法的樂趣。(開放體驗時間、團體預約資訊,詳見唯藝所愛粉絲團)

唯藝所愛 書法體驗.png

果子此次體驗也是由注腳雙溪規劃設計,是以隸書書寫「牡丹村」三字。於蠶頭燕尾的筆鋒間,毛筆輕觸紙面,描繪出富含意境的牡丹藍圖。雖然已有約 20 多年未曾寫過書法,但重拾筆墨,彷彿一瞬間就被文藝的氣息所渲染。

唯藝所愛書法 牡丹村.png

「牡丹村」是一種配方咖啡豆的名字,因為研發者自幼生活於牡丹,因此決定以故鄉的舊名「牡丹村」作為名稱。因為「牡丹村」以三種咖啡豆作為配方,所以喝起來有衣索比亞豆的果香、雜揉了肯亞風格的梅果風味、還有瓜地馬拉豆的堅果跟杏仁香氣,層次豐富、風味醇厚。

唯藝所愛書畫咖啡坊:粉絲團

牡丹老街 兔耳絲烘焙.png

萍獅 Food、兔耳絲烘焙、雲水聚杯
沿著老街繼續往前,老師帶我們認識了幾間在地的小店家:像是「萍獅 Food」販售有香腸、以及各種不同口味的手做臘肉、豆乾、泡菜、海帶芽、糕餅等,旅客來訪,可以走進沒有太多裝潢的店內,購買單枝香腸、或各種家庭手做的料理冷凍包;「兔耳絲 Toast 烘焙」則是間精緻的吐司店,現場有 12 種口味的土司、厚片可以選擇,是旅客登山、騎行自行車前補充熱量的好選擇之一;「雲水聚杯」則是老街上最文青的咖啡廳,還可以喝到牡丹在地特色飲品「山藥蜂蜜奶昔」呢!

牡丹慶雲宮.png

牡丹慶雲宮
來到了老街尾端,映入眼簾的是「慶雲宮」。其建於民國 47 年,主祀玉皇大帝,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也被稱為「天公廟」。早期這裡的墾民來自福建安溪、詔安一帶,多居住在「草濫」 (牡丹燦光寮的舊名),原本就信仰天公,因而從大里奉請天公神像分香而來。設廟後牡丹燦光察一帶產金工作越發順利、平安,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大家都相信是天公的庇護。後來草濫人口漸少,天公廟也跟著來到牡丹溪下游,並分別設有牡丹慶雲宮、以及三貂慶雲宮,較靠近街區的牡丹慶雲宮旁,還有一家傳統柑仔店,是村里的民眾聚集喝個茶、聊天的好去處。

3-5. 傳承百年的微笑車站:牡丹車站

牡丹火車站.png

從三貂嶺火車站出發後,台鐵宜蘭線的下一站,就是這個原先名為「武丹坑驛」的「牡丹車站」。牡丹車站因為半月型月台、以及 120 度的彎道,使之成為全台最彎的車站,讓無論什麼車種,只要經過牡丹站,都會放慢速度而行,也因此吸引了無數的鐵道迷到此攝影。

牡丹火車站月台.png

隨著金礦的沒落,牡丹車站的載客量大幅降低,如今已轉為無人車站,不過也因為那彎曲的鐵道與月台弧度,使之成為有著「微笑車站」美名的鐵道秘境。

4. 時空見鐵站 牡丹貂之道 旅後感

牡丹老街美食.png

這個距離台北只要一個小時的小鎮,依山傍水、融入了百年的礦業文化、與廢墟美學,著實可以說是台北的後花園!牡丹的好山好水、三貂嶺的人文風貌,透過雙鐵、雙腳的綠色旅行,走讀小鎮,似乎與台灣過去那段輝煌的歷史,又更近了一些。

牡丹老街 歷史.png

旅行過才知道,原來旅行的意義,就是與這些小鎮與車站,共同承載記憶的厚重,讓這段珍貴的歷史,隨著一段段的旅途,延續下去。走吧!我們雙溪旅行去!

【新北】世界上最孤獨的車站 與 失落的百年小鎮:三貂嶺&牡丹下一梯次的「綠色文旅見學走讀團:時空見鐵站 牡丹貂之道」遊程時間是 2024.3.3 (日),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直接填寫報名表報名呦:點我

 
arrow
arrow

    R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