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的風梳過穗浪,中央山脈的稜線在晨霧中甦醒
花蓮,以大山的記憶與海洋的潮汐
砌成一座向時間從容敞開的城
閩客的勤懇、大陳島飄洋的鄉愁
還有太魯閣族鑿進岩壁的紋路
都在米香與山鹽間凝成獨有的生活韻腳
漫步街區,第二代店主們承接父輩的汗水,將智慧化轉型織進日常,從金三角街區的老字號伴手禮店舖,到中山路與中華路轉角的招牌,透過花蓮街區集點趣,串聯早午茶的暖光、海岸線的湛藍、手作體驗的掌溫,將合作店家的故事摺進 LINE 的電子集點地圖。
花蓮,將山海裁成窗景
讓溝仔尾的歷史在咖啡廳的檜木樑柱間呼吸
任甜點烘焙香飄過新舊並存的街廓
旅行花蓮,只要帶著空白的心來
讓太平洋的藍填滿視野
讓街角偶遇的陶甕醬油香滲進記憶
就能感受花蓮,最真實的好
1. 探尋山海之外的花蓮靈魂:旅行花蓮
2. 花蓮街區集點趣:串聯花蓮街區的深度漫遊
2-1. 活動內容:豐富合作店家,用風格品味花蓮
2-2. 活動辦法:LINE 會員經營,電子集點的智慧旅程
2-3. 活動店家:從老字號到文創新意,在地特色的交會
3. 花蓮景點地圖:走入街區,閱讀花蓮的城市故事
3-1. 時光交織的「金三角」:花蓮文創伴手禮街區
3-2. 老記憶與新生活的對話:香榭日出大道周邊街區
3-3. 用蛋黃酥的樸實美味,療癒旅人的心:歪歪歪甜點 (香榭日出大道周邊街區)
3-4. 老屋新生,書冊裡的文青絮語:槑力場圖冊咖啡館 (花蓮文創伴手禮街區)
3-5. 尋根花蓮,用美味與故事延續鄉愁:集大陳 (花蓮文創伴手禮街區)
3-6. 歲月淬煉的琥珀甘醇:一品醇醬油 (花蓮文創伴手禮街區)
4. 清新、分享,旅人最溫暖的家:洄瀾窩青年旅舍
5. 歸途,回味與花蓮的每場美好邂逅
1. 探尋山海之外的花蓮靈魂:旅行花蓮
花蓮,這片以巍峨山脈和湛藍太平洋為界的土地,自成一個遺世獨立的烏托邦,總是透過層層疊疊的綠意、海風輕拂的鹹味,以及樸實真摯的人情,緩緩滲透進旅人的旅行記憶。
花蓮的美,除了壯闊的自然景觀,也呈現於那些舊巷弄、用心生活的街區風景。穿梭在市區,感受著現代化的便利,或是走入老街巷弄,在那些保留舊時代氣息的老建築中尋找故事,都能讓人體會到:花蓮的魅力,在於能讓新舊生活模式和諧共存。這樣一個充滿生命力與故事的城市,值得旅人用更深、更緩慢的方式,一步步去探索與品味。
此外,這次來訪,也感受到隨著永續旅遊的意識抬頭,花蓮也同步正在轉型,許多店家開始響應「智慧化」與「低碳化」的理念。從數位支付的導入、線上訂購系統的建置,到鼓勵顧客自備環保容器、使用節能電器,都希望能讓花蓮的美好長久延續;這份對土地的關懷,讓旅行也能是一種與地方共好的連結。
接下來,本文將會進一步介紹本次行程的特色景點、美食,同時分享「花蓮街區集點趣」活動,讓大家可以在旅行花蓮的同時,將這些參與數位轉型與低碳永續的店家列入行程中!活動官網:點我
2. 花蓮街區集點趣:串聯花蓮街區的深度漫遊
2-1. 活動內容:豐富合作店家,用風格品味花蓮
這次的「花蓮街區集點趣」活動,主要是希望以更深度、更貼近在地生活的方式,將花蓮的多元魅力,透過「智慧化」與「低碳化」的理念,呈現給旅客,讓每趟旅程都能成為與地方共好的實踐。
花蓮街區集點趣 精選了數十間各具特色的店家,讓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安排行程。不管是在早晨來場療癒的早午餐,或是午後沉浸在咖啡甜點的香氣中,每間參與的店家,都展現了花蓮各地地獨特的風情與人文故事,讓遊客來到花蓮除了能飽覽美景,更能品味花蓮的在地文化風情!
2-2. 活動辦法:LINE 會員經營,電子集點的智慧旅程
為了讓所有年齡層的民眾都能輕鬆參與,這次的「花蓮街區集點趣」將電子集點機制與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 LINE 平台進行結合,從 9 月 1 日到 9 月 21 日,透過手機加入「花蓮街區集點趣」的 LINE 官方帳號,就能開始集點。期間內只要完成合作店家指定任務,例如加入店家 LINE 好友、拍照打卡、使用數位支付、自備環保用品,或出示花蓮住宿證明,即可獲得點數,讓旅客在花蓮旅遊的同時,也能同時感受集點兌獎的樂趣!
「花蓮街區集點趣」集點方式一覽表 (各店家可能不同)
■ 社群互動:只要在店家消費後,於社群媒體上打卡並標註 #花蓮街區集點趣,或是加入店家的 LINE 官方帳號,都能獲得點數。
■ 環保消費:響應綠色旅遊,自備環保袋或餐具,就能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同時獲得點數。
■ 數位支付:在店家使用數位支付消費,方便又快速,還能順便集點。
■ 住宿加碼:活動期間入住花蓮的旅宿,出示住宿證明,也能獲得額外點數。
這個以 LINE 為核心的會員經營模式,讓集點過程變得直覺便利,也同時在官方帳號中整合了所有店家資訊、Google 地圖導航等功能,讓旅人能隨時掌握活動動態,規劃最順暢的旅程。當累積到指定數量的電子點數後,就能兌換限量電子折價券,這些折價券可在活動參與店家繼續折抵消費! 每位 LINE 用戶在活動期間,於每間合作店家僅限兌換一次,所有折價券使用期限皆至 9 月 21 日,並請依各店公告為準,數量有限,兌完為止。
2-3. 活動店家:從老字號到文創新意,在地特色的交會
這次「花蓮街區集點趣」活動的合作店家超過 30 間,包含耳熟能詳的老字號,也有新興的文創小店。舉例來說,在花蓮市中心的金三角街區,有洄瀾薯道、鳳梨灣、郭榮市手工火腿等在地知名伴手禮店,這些店家在二代接手後,除了保有傳統美味,也積極實踐「智慧化」與「低碳化」,導入線上訂購、多元支付等服務,並推動環保包裝、節能設備,讓顧客在帶走專屬花蓮伴手禮的同時,也為花蓮的美麗永續盡一份心力。
此外,在香榭日出大道周邊街區,則有 stroll 散步咖啡、今日工事、小廢柴餐館等文創小店,這些青年店家保留了老屋的歷史風貌,更鼓勵自備環保容器,為新舊生活模式共存樹立了永續典範。這些店家地圖的曝光,讓旅人能更快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風格小店,深入體驗花蓮的在地風情。
3. 花蓮景點地圖:走入街區,閱讀花蓮的城市故事
3-1. 時光交織的「金三角」:花蓮文創伴手禮街區
在花蓮市中心,有一個以中正路、中華路、中山路交匯而成的「金三角街區」,這個區域是花蓮最熱鬧的商業核心,也是旅客熟悉的「文創伴手禮街區」,距離東大門夜市步行只要約 10 分鐘,是旅客探索花蓮後,尋找紀念品與伴手禮的好地方。
漫步花蓮文創伴手禮街區,街區上許多老字號的招牌與新興的文創小店比鄰而立,這些在地深耕多年的店家,如以獨特美味聞名的「洄瀾薯道」、致力於鳳梨產品創新的「鳳梨灣」,以及傳承精湛手藝的「郭榮市手工火腿」。這些品牌在年輕的二代接棒後,在守護經典的同時,積極引進新思維,凝聚了「智慧化」轉型的共識。
在這次「花蓮街區集點趣」活動中,這些店家透過輔導,導入了多元支付、線上訂購系統等數位工具,讓消費體驗更加便利。同時,這些店家也加入了「低碳化」的行列,透過新增環保包裝、落實資源回收、使用節能電器與省水裝置等實際行動,讓消費者在選購花蓮的伴手禮時,能感受到花蓮人為家鄉永續付出的心意。
3-2. 老記憶與新生活的對話:香榭日出大道周邊街區
「溝仔尾」街區是花蓮市內承載著許多老一輩花蓮人共同記憶的地區,如今則蛻變為「香榭日出大道」。漫步在香榭日出大道上,遠方中央山脈的壯闊景色與筆直的道路相互輝映,而當轉進一旁的街區,便能發現許多被保留下來的老建築,還在陳述著過往的繁華。
在這些充滿歷史痕跡的空間裡,一群充滿熱情的年輕店家,正用他們的創意與理念,為老街區注入新的生命。例如,「stroll 散步咖啡」就座落在一棟兩層樓的木造老屋中,特意保留的原始木飾外牆,與原本是老西服店的「小廢柴餐館」門面一樣,都忠實地記錄著歷史的片段軌跡。
這些店家不僅重視文化的傳承與保留,更將環境保護意識融入經營之中,鼓勵顧客自備環保容器,並提供相應的折價券。另一間充滿特色的店家「今日工事」,為了確保食材品質,甚至自己飼養雞隻,並在經營場域中採用具備環保標章的家電,處處可見其為「低碳化」轉型所付出的努力。
3-3. 用蛋黃酥的樸實美味,療癒旅人的心:歪歪歪甜點 (香榭日出大道周邊街區)
在花蓮香榭日出大道周邊的街區,有間以純白外觀與極簡設計的甜點店,店名是俏皮的「歪歪歪甜點」。歪歪歪甜點以文青氣息十足的裝潢成為許多旅人打卡的熱點,還遠遠的就看見店家豪氣地在牆面上寫著「花蓮最強蛋黃酥」,直接激發果子的好奇心,覺得一定要來嚐嚐吃吃看!
走進歪歪歪甜點店內,空間被一分為二,一邊是舒適的內用區,以原木簡約風混搭日式和室,營造出寧靜雅緻的氛圍;另一邊是開放式吧檯烘焙區,讓顧客能親眼看到甜點師傅現場手作的過程。
店內最引以為傲的明星產品,絕對是號稱「花蓮最強」的蛋黃酥。不同於坊間許多使用酥油的作法,歪歪歪甜點堅持以真材實料呈現。外皮層層酥脆,口感卻不油膩,內餡的烏豆沙細緻綿密、甜而不膩,完整保留了紅豆的原始風味與色澤。而最核心的靈魂鴨蛋黃也處理得恰到好處,紮實的口感與鹹香帶來多層次的美味。一顆小小的蛋黃酥,成為能搭配一杯簡單咖啡或茶飲,一起享受悠閒午後時光。
歪歪歪甜點除了蛋黃酥,也提供多樣化的甜點選擇,從經典的奶酪、提拉米蘇、蛋糕,到季節限定的水果塔與香氣四溢的肉桂捲,每一款都強調少油、少糖,讓甜點也能成為無負擔的健康享受。
除了店內的單品,歪歪歪甜點也為旅人準備了各式各樣的伴手禮禮盒,例如包含多款餅乾的鐵盒餅乾、減醣蛋捲禮盒,甚至還有與在地名店聯名的蛋黃酥禮盒,讓顧客能一次品嚐到不同風格的美味。
此外,歪歪歪甜點店家也積極參與了集點相關的活動,並導入數位支付,讓顧客在享受美味甜點的同時,也能透過智慧化的消費體驗輕鬆集點。將傳統美味與現代經營模式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提升了品牌的能見度,也體現了店家對低碳、智慧化永續理念的支持!
3-4. 老屋新生,書冊裡的文青絮語:槑力場圖冊咖啡館 (花蓮文創伴手禮街區)
距離花蓮鐵道文創園區不遠處,有另一間名為「槑力場圖冊咖啡館」的空間,它不只是咖啡館,更是一段家族故事、一場舊木新生的記憶,一個個性的閱讀場域。槑力場圖冊咖啡館的傳承,要從創辦人的父母親在 2006 年經營的「泥巴咖啡」說起,那間坐落在日式老房子裡的咖啡店,是許多花蓮人的共同記憶。直到 2017 年老房子拆除後,創辦人與妹妹接手了家業,並將店名更改為「槑力場」。
二代接手後,沒有讓那段歲月隨著老屋消逝,而是將拆下來的樑柱與壁板木料悉心保留,在父親從小傳授的 DIY 精神下,親手將這些充滿歲月痕跡的老木料整理、除釘,設計製作成店內的門框、吧台、桌椅與書牆。這份對舊物的珍視與巧手,讓槑力場圖冊咖啡館的每一處細節都散發著溫潤而堅持的生命力,也讓這間新生的咖啡館,同時承載著過往的記憶與全新的篇章。
槑力場圖冊咖啡館的獨特之處,也體現在「圖冊」二字所蘊藏的內涵。創辦人從小受到父母與家教姊姊的啟蒙,沉浸在非主流文學與漫畫的世界中,這份多元的閱讀養分,造就了「槑力場」書牆的獨特面貌。這裡的藏書不按照傳統類型分類,而是依照尺寸大小「呆呆的」擺放,從漫畫、插畫、攝影集到 Zine 等各式圖冊,應有盡有,甚至還能找到創辦人從中學時期就珍藏至今的珍貴刊物。
這面充滿個性與回憶的書牆,就像是創辦人靈魂的剖面,展現了他們對幽默、結合社會性與歷史性的優美作品的熱愛。來到槑力場圖冊咖啡館,可以在親手打造的木桌前,點一杯咖啡、一份貝果,隨意從書牆上取下一本感興趣的書冊,沉浸在一個與眾不同的圖文世界裡。
這裡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手工的溫度與故事的重量,讓人們在品嚐咖啡香氣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那份對生活、對美學的獨特堅持,是花蓮街區中一處不容錯過的深度文化體驗。 另外,槑力場圖冊咖啡館也參與了「花蓮街區集點趣」的活動,透過智慧化的LINE會員經營模式,讓顧客在消費滿額時,也能輕鬆集點!
3-5. 尋根花蓮,用美味與故事延續鄉愁:集大陳 (花蓮文創伴手禮街區)
1955 年,國民政府將一批來自浙江外海大陳島的居民遷徙至臺灣,他們被稱為「義胞」,在全臺 36 個新村重新扎根,花蓮的「大陳一村」便是其中之一。來到大陳一村,這裡如今保留著舊時的巷弄樣貌,也傳承著他們特有的飲食、信仰與語言,是這段歷史鮮活的見證。然而,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許多大陳新村逐漸人去樓空,這段珍貴的文化也面臨消逝的危機。
於是「集大陳」就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成立,希望可以延續這份珍貴的文化血脈。集大陳是一個由來自不同國籍、不同領域的年輕世代所組成的團隊,團隊中有著從大陳島撤退來臺的第四代後裔,因為對家鄉味道的思念,而決心回到村子裡,展開一場尋根之旅。
他們將「集大陳」從一個單純的社會創新工作室,轉型為一個致力於蒐集、發揚與傳承大陳文化的品牌,透過影音記錄老一輩的回憶,將大陳的歲時文化、節氣美食,以及世代相傳的膳食小吃,轉化為獨特的伴手禮。例如將捕魚為生的大陳人所使用的漁網編織技藝,融入禮物包裝;將古法曬乾的大陳老薑,變身為茶點;甚至將祖傳的大陳老酒,調製成鳳梨酒,讓旅人能透過觸手可及的體驗,感受這段豐富的歷史。
其中,「大陳年糕」便是這份文化傳承中最具代表性的美味。因為這些長輩在兒時大陳島上物資缺乏,所以用年糕捏成「豬頭蹄」形狀來祭祖的故事,透過料理的方式代代相傳。時至今日,大陳年糕不僅是花蓮百大伴手禮的常客,更是許多饕客美來必吃的美食。
3-6. 歲月淬煉的琥珀甘醇:一品醇醬油 (花蓮文創伴手禮街區)
一品醇醬油承襲了臺北老字號「東園」醬油逾五十年的手藝,將傳統的甕式釀造工法,原汁原味地帶到了花蓮。創辦人將叔公的 70 多年經驗完整保留,使用古法日曝 365 天的釀造技術,更運用花蓮獨有的優質水質與周遭森林的天然環境,讓釀造過程中的菌種發酵得更加順利,成就了比以往更濃郁醇厚的風味。
一品醇的每一滴醬油,都承載著繁複而緩慢的工序,新鮮的非基改黃豆,從挑選、清洗、浸泡、蒸熟,到與麴菌、小麥粉混合發酵,每一步都仰賴人工的監製。釀造師傅必須在發酵室內,耐著高溫,不厭其煩地將豆子翻攪,確保每一顆豆子都能均勻地裹上菌絲,才能進入最關鍵的陶甕釀造階段。
這些傳統的陶缸,能溫和地傳導熱度,讓酵母菌在穩定的環境下健康發酵,長達 365 天的日曝夜露。儘管花東的日照時間相對西部較短,導致釀造期足足多出一倍,但換來的是琥珀般透亮的醬色與天然回甘的豆香,完全不添加焦糖色素與防腐劑,讓美味與安心看得見。
這份對傳統的堅持,讓一品醇醬油無法像工業化產品般大量生產,每一瓶都是手工製作。然而,這也是為甚麼許多在地小吃店為了維持一貫的好品質,多年來都指定使用這份傳承而來的醬油,使其在地方上享有盛名。這次果子就帶了兩手醬油禮盒,禮盒中是最熱門的沾拌專用「家傳」白瓶與滷炒專用「老饕」藍瓶,非常適合自用或送禮。
來到一品醇醬油工廠,這裡除了能透過導覽,親眼見證從黃豆到醬油的旅程,更有機會參與 DIY 體驗,親手調製一瓶專屬於自己的獨特風味醬油,將這份花蓮限定的純粹美好帶回家中。
4. 清新、分享,旅人最溫暖的家:洄瀾窩青年旅舍
在花蓮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上,若想找一個能深度體驗在地生活、又能結識同好的住宿空間,那麼位於火車站正對面的洄瀾窩青年旅舍 (HaulienWow Hostel) 絕對是最值得推薦的選擇。
洄瀾窩青年旅舍前身為一間舊飯店,經由家族第三代承接後,注入了新穎的設計思維與環保理念,成功將老建物蛻變為一處充滿「清新、分享、環境友善」精神的溫暖窩。洄瀾窩青年旅舍的地理位置極佳,從花蓮火車站步行僅需兩分鐘,特別是拖著行李來訪的時候,能快速入住真的很方便。
走進洄瀾窩,旅舍以復古工業風為主調,融合了在地元素;其中,從一樓延伸至二樓、以花蓮特有黑色花崗岩為底的「洄瀾綠瀑」,全天候供應著新鮮空氣與芬多精,讓旅人好像身處城市中的一小森林。
洄瀾窩青年旅舍的公共空間規劃得很用心,寬闊的交誼廳設有超大木桌,是旅人用餐、閱讀、聊天的好地方;設備齊全的開放式廚房,不僅提供電磁爐、烤箱等用具,甚至還有免費食材,讓旅人能親自下廚,感受家的溫馨。
而「窩吧」空間,在夜裡會點起燈,感覺很像是一個微醺的小酒吧,旅客可以在蛋椅中沉思,或與旅伴暢飲,感受花蓮的悠閒步調。
除了舒適的空間,洄瀾窩更致力於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裡最著名的就是背包客房型,另外也提供設計感十足的四人房,適合不同類型的旅人。洄瀾窩青年旅舍主人相信,「人」才是臺灣最美的風景,所以秉持著熱情、友善的民族性,將每一位旅人視為家人,樂於分享花蓮最美的自然景觀與民俗風情。旅舍櫃檯附設的「窩遊趣」更提供豐富的旅遊資訊與行程代訂服務,讓旅人能更輕鬆、更深度地探索花蓮。
這次到訪花蓮兩天一夜的旅行選擇入住洄瀾窩青年旅舍,除了優越的地理位置與獨特的設計風格,另一大原因是這間旅店也參與了「花蓮街區集點趣」活動。洄瀾窩青年旅舍有透過智慧化的 LINE 會員經營模式,住客在旅舍內消費也能輕鬆集點,與其他街區店家共同串聯起一場數位集點之旅。
而旅舍從舊飯店改造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低碳化」的實踐,他們保留並善用了老建築的結構,並在公共空間打造綠意,鼓勵旅人與大自然友善互動。此外,旅舍也響應環保,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並鼓勵旅人自備盥洗用具,共同為花蓮的美麗永續盡一份心力。
5. 歸途,回味與花蓮的每場美好邂逅
從承載著歷史與新意的金三角文創伴手禮街區,到在老建築中重獲新生的香榭日出大道,每一個街區都訴說著獨特的故事,每一間小店都蘊含著職人的堅持與熱情。旅程中,感受到這座城市為實現「智慧化」與「低碳化」所做的努力。
回程時,行李箱裡裝的不只是伴手禮,更多的是這趟旅程所帶來的感動。其實,每一個微小的改變,都讓花蓮這片土地的美麗得以永續;這趟旅程,讓我對花蓮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我發現真正能印象深刻的旅行,是去感受一個地方的靈魂,而花蓮的靈魂,正藏在這些充滿故事的街區與店家裡,等待著每一位有心的旅人去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