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過大溪老街的石板古道
細聽潺潺水聲迴盪於大漢溪畔
遙想小鎮裡曾經的那位女孩
將平凡歲月,唱成永恆的帽子歌后
用音符築起了家鄉與夢想的橋樑
餐桌上,大溪的味道
透過一片豆乾、一道菜餚
將金曲的旋律與風土的甘醇相融
小鎮裡,埋藏於斑駁牆垣間的記憶
與鳳飛飛一路追夢的故事紋路相互重疊
交織成木香氤氳的時光編年
一頂帽子、一段旋律,都是大溪為她留下的注腳
這裡是屬於鳳飛飛的舞台
也是每個旅人心中,一首未完的歌
本文會依照以下順序撰寫,讀者可依序閱讀:
1. 跨界餐桌饗宴,走讀大溪的時光密語:鳳飛大溪
2. 踏尋歌后的足跡,尋找追夢人:大溪走讀活動
2-1. 一代歌后的傳奇人生與大溪情緣的深情回眸:鳳飛飛故事館
2-2. 匠心獨具的木藝工坊與時光共舞的文化殿堂:木藝生態博物館
2-3. 承載大溪百年人文風華的歷史記憶之所:警察宿舍群
2-4. 日治建築與武道精神交匯的武藝之美:武德殿
2-5. 融古典與現代於一體的交流中心:大溪公會堂
2-6. 深藏日治時期遺址的綠蔭角落:大溪中正公園
2-7. 百年香火延續的信仰中心與文化凝聚重鎮:大溪普濟堂
2-8. 孕育歌后的生活環境,大溪舊巷弄裡的市井情懷:草店尾
3. 以味蕾追憶鳳飛飛的跨界餐桌盛宴:鳳味餐桌
3-1. 以鳳飛飛經典旋律為靈感,品味音樂與美食的藝術邂逅:名曲創意料理
3-2. 匠心打造的在地味道,品牌背後的故事滋味:地方品牌
3-3. 舌尖漫步地方小巷,尋味記憶深處的家鄉氣息:地方味道
4. 大溪,鳳飛飛的故鄉旅後感
1. 跨界餐桌饗宴,走讀大溪的時光密語:鳳飛大溪
大漢溪自北橫山脈奔流而下,水勢既有高山泉源的清冷,也帶著孕育平原的溫潤,於此築起了大溪的生命之河。大溪是桃園觀光的重鎮,不僅以木器工藝、豆乾美食與水庫的景致聞名,更因孕育了一代歌后鳳飛飛,而增添了深厚的文藝色彩。有鑒於此,近期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與鳳飛飛慈善基金會共同推動了「鳳飛大溪」系列活動,以「鳳飛飛故事館」為文創平台,將歌后的生命故事與大溪的地方特色結合,期待讓更多人透過食旅,更深入的認識大溪、認識鳳飛飛。
「鳳飛大溪」活動主有兩大主軸,分別是「小鎮走讀」以及「鳳味餐桌」。小鎮走讀由專業的文史工作者帶領旅人穿梭於老街、河畔與古厝之間,聆聽那些埋藏在石板古道下的歲月痕跡、以及由鳳飛飛成長故事所折射出的文化厚度與細膩情感;而餐桌行動不僅結合了當地物產與傳統美食,更透過創意將鳳飛飛歌曲中的溫暖情感和大溪的風土特色呈現於味蕾之間。旅人一邊品味如豆乾入菜的經典滋味,一邊欣賞金曲旋律的襯托,感受一場跨越聲音與味覺的文化饗宴。
接下來本文將會逐一介紹小鎮導覽中的景點與故事、還有餐桌行動中的理念與特色菜餚,期待可以將本次行程後的感動,分享給讀者。
2. 踏尋歌后的足跡,尋找追夢人:大溪走讀活動
大溪的街頭巷尾、山水風光,承載著一代巨星鳳飛飛的童年記憶,也流淌著無數鮮活的歷史故事。鳳飛大溪中的「小鎮走讀」規劃有兩條導覽路線,分別是「大溪女力的故事」以及「尋找追夢人」。「大溪女力的故事」由黃日香豆干的傳人 黃淑君 設計與講解,帶旅人深入大溪的女性生活史。
另一條路線「尋找追夢人」則是由文史達人 黃建義 帶領,旅客可以穿梭於鳳飛飛生活的小巷、探訪鳳飛飛老家、漫步她上學時踏過的崖線步道。果子本次就是參加這個主題的走讀,旅遊路線從鳳飛飛故事館出發,沿途視野開闊,能盡覽河岸的壯麗地景,巷弄的每一個轉角、古老的階梯與土地公廟,彷彿都留存著她的笑聲與足跡。
2-1. 一代歌后的傳奇人生與大溪情緣的深情回眸:鳳飛飛故事館
鳳飛飛故事館前身為 1937 年建造的「大溪郡役所警察課長官舍」,這座黑瓦斜頂的日式建築,如今被打造成一座追憶鳳飛飛生平的故事館。館內分為多個主題展區,以豐富的文物展示了鳳飛飛的音樂作品、得獎紀錄及與歌迷的暖心互動。從早期的唱片與電影海報,到各式雜誌與新聞報導都有,旅客可以透過館舍的多影片輪播介紹,沉浸於她的音樂世界之中。
鳳飛飛一生如同她的歌聲般高亢動人,既經歷巔峰,也曾面對低潮,卻始終堅毅自強。即使她已離世,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沒來得及唱的歌,下輩子再唱給您們聽。」依然迴響耳畔,成為她不朽的精神象徵。
2-2. 匠心獨具的木藝工坊與時光共舞的文化殿堂: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大溪自清乾隆年間便是開墾重地,憑藉大漢溪的水運優勢,逐漸發展為木材、樟腦與茶葉的集散樞紐。因此旅程的下一站,一行人來到了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這裡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整體設計與理念以大溪百餘年的木藝傳統為根基,巧妙地將歷史、文化與當代生活交織於一體。博物館的空間不僅局限於場館內,更延伸至整座小鎮,使整個大溪成為一本隨處可讀的文化典籍。
木藝生態博物館於 2015 年開館,依托日治時期保存良好的建築群,將地方記憶與工藝之美融入日常生活脈絡。全區擁有 11 座主要館舍,包含武德殿、大溪歷史館、工藝交流館、六廿四故事館、藝師館等;此外,鳳飛飛故事館也屬於博物館設的一環。
2-3. 承載大溪百年人文風華的歷史記憶:警察宿舍群
大溪警察局宿舍群建於 1901 年,日式建築群見證了大溪自日治時期至戰後的警務歷史與地方發展脈絡。宿舍群以「四連棟」與「六連棟」為主體,修復後的空間現已轉型為常設展場、工藝基地與文化體驗場域。
其中,六連棟生活廳保留了舍原住戶家中的格局,這樣的空間規劃是 1960 至 1970 年代的最經典家居設計,導覽老師說就和鳳飛飛老家非常相像。這位國寶級歌后的早年成長於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與大溪眾多居民一樣,在簡樸的屋舍中度過了童年時光。走進警察宿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台裁縫車,當年鳳飛飛家中也有,因為身為家中唯一的女兒,鳳飛飛自小便受到母親的悉心裝扮,甚至在鳳飛飛的國小畢業照中,只有他穿著靴子去拍照呢!
2-4. 日治建築與武道精神交匯的武藝之美:武德殿
大溪武德殿建於 1935 年,是日治時期推行武士道精神與軍國主義的歷史印記,也是台灣現存少數保存完整的武德殿之一。武德殿承載著柔道與劍道訓練的歷史使命,曾作為警察與青年修身養性的場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教育與文化形塑。整體結構獨特,結合了鋼筋混凝土與木構技術,屋頂採用類似中式歇山頂的「入母屋造」,以洋式大木桁架支撐。正脊兩端以「螭吻」裝飾,迥異於一般日式武德殿常見的鬼瓦設計,展現了中日建築風格的交融。
2-5. 融古典與現代於一體的交流中心:大溪公會堂
大溪公會堂建於 1923 年,是大溪地區歷史與文化的象徵,也是桃園境內唯一完整保存的日式公會堂。這座建築結合磚造洋館與木造和館,洋館以其 20 世紀初期藝術裝飾風格聞名,曾作為集會、宴會、儀式及教育用途的核心空間;而和館則在當年公會堂轉作為蔣公行館時,改建為目前有六個煙囪的建築。
隨著時代的演進,大溪公會堂見證了多次歷史轉折。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後,將其改為蔣中正總統的行館。1975 年蔣先生辭世後,經修繕改為紀念空間,並於 2005 年規劃為「大溪藝文之家」,為地方文化與藝術提供舞台。2020 年公會堂更成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館舍之一,目前為木博館特展空間,並提供各種藝文活動使用,而這次的鳳飛大溪的「餐桌行動」就是在這裡舉辦。
2-6. 深藏日治時期遺址的綠蔭角落:大溪中正公園
穿過木博館設群,來到了大溪中正公園。這座坐落於大漢溪河階地形之上的公園自 1912 年建成以來,見證了百年歲月的流轉,是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公園之一。中正公園前身名為「大嵙崁公園」,是形成大溪老城區裡臨近河岸的休閒綠帶,居高臨下,視野遼闊。從這裡還可以看到鳳飛飛曾就讀的大溪國小,因此周邊都是鳳飛飛學生時期遊憩的範圍呢!
園內綠蔭如蓋,參天古木與茂盛花草相映成趣,步道蜿蜒,石桌石椅散布其間,其中不少仍保留著昔日大溪神社的痕跡,刻字模糊卻隱約可辨,悄然述說著這片土地的往昔故事。園中有兩座涼亭:分別是中國風的「復興亭」,坐落於舊日忠魂碑遺址上,而高聳的「超然亭」則以大溪神社正殿的礎石為基,曾是蔣公過去來訪大溪搭乘直升機的停機坪。
中正公園有條步道可以通向巴洛克風格的「大溪橋」,這座只供行人通行的橋樑,擁有精緻的拱門與石雕,無論白天的壯闊雄偉、還是夜晚燈光映照下的璀璨光影,都令人讚嘆。大橋旁也是鳳飛飛幼年與玩伴嬉戲的水域,處處都充滿了一代歌后的生活記憶。
2-7. 百年香火延續的信仰中心與文化凝聚重鎮:大溪普濟堂
普濟堂創立於 1902 年,是座歷史悠久且香火鼎盛的廟宇,主祀三聖恩主:關聖帝君、孚佑仙祖、九天司命。作為當地的信仰中心,普濟堂不僅承載了大溪居民的精神寄託,更是社區文化的重要象徵。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關聖帝君誕辰慶典盛大舉行,神將出巡、百年社頭巡遊的壯觀場景,使整座小鎮熱鬧非凡,宛如第二個過年。
普濟堂後方的小巷「草店尾」,正是鳳飛飛故居的後門所在。這位被國寶級歌手,自幼在廟宇文化的薰陶下成長,廟宇的鐘聲、香火以及神明的庇佑,無形中塑造了她人生與藝術的深層底色。即便成名後,鳳飛飛始終與普濟堂保持聯繫,每次返鄉都會至廟宇取香、點香,虔敬祈福。1978 年,適逢普濟堂翻修並舉辦圓醮活動,鳳飛飛更特地抽空回鄉參與,用行動表達對家鄉與信仰的深情。
2-8. 孕育歌后的生活環境,大溪舊巷弄裡的市井情懷:草店尾
草店尾的名稱源於過去河運繁忙時期,挑夫與工人聚居於此,以草屋為家;然而隨著時代演進,草屋逐漸被磚房取代,但狹窄巷弄與錯落建築依然保留著舊日的風貌。這裡的蜿蜒小道與百年水井,記錄了鳳飛飛的童年足跡。她常站在家門前的方形古井旁唱歌,巷弄間嬉戲玩耍,無形中為日後的音樂生涯埋下了種子。
鳳飛飛故居位於草店尾上,門前掛著她的招牌肖像,簡樸的磚房低訴著她的成長故事。普濟堂的莊嚴與草店尾屋舍的樸實,共同編織出大溪的歷史與人文風貌,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見證了時代的流轉,也凝聚了鳳飛飛與大溪之間不滅的情感。
3. 以味蕾追憶鳳飛飛的跨界餐桌盛宴:鳳味餐桌
在桃園大溪,鳳飛飛的故事不僅存在於歌聲中,也隱藏於一餐一飯的日常味道裡。鳳飛大溪的「鳳味餐桌」活動,以獨特的方式將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傳統滋味與鳳飛飛的金曲化為一體,為旅人帶來一場充滿溫度與情感的舌尖旅行。這個活動也是鳳飛飛故事館「尋找追夢人」年度活動的一部分,今年邀請飛雀餐桌創辦人 謝宜澂,以「鳳飛飛金曲」、「地方的味道」、還有「地方品牌」三個主題進行餐桌設計,重新詮釋鳳飛飛的故鄉風貌。
3-1. 以鳳飛飛經典旋律為靈感,品味音樂與美食的藝術邂逅:名曲創意料理
鳳飛飛金曲的意境,為餐桌設計增添了不少文化內涵,從《追夢人》的勇敢與堅定,到《一顆紅豆》的深情與思念,再到《流水年華》的時光流轉,每一道料理都在歌曲的靈感中誕生,訴說著鳳飛飛的故事與情感。
《追夢人》:五味醬香煎雞腿排
香煎雞腿排的外皮微酥、肉質鮮嫩多汁,搭配新蜂芽菜場苜蓿芽讓整體更顯清新脆爽,再以義大利香醋的微酸韻味點亮整體層次。最後,淋上五味醬為整道菜畫龍點睛,酸甜微辣的滋味,感覺就好像人生旅途上追夢的過程,充滿挑戰但也令人回味無窮。每一口都像是在細數築夢踏實中的波折與成長,就如同《追夢人》一般,充滿層次感。
《思念的歌》:韭菜青醬蘿蔔糕
由香草野園提供的韭菜青醬蘿蔔糕有別於過去沾醬油的吃法,他們的蘿蔔糕外層煎至微微焦黃,帶有輕微的脆感,而內裡則柔軟綿密,佐上韭菜青醬非常特別,草綠的色澤使整道料理充滿復古的田園的懷舊氣息。懷舊的扎實蘿蔔糕與熟悉的韭菜香在舌尖蔓延,那種柔軟又濃烈的感受,正如《思唸的歌》歌詞中對遠方的深情呼喚。
《流水年華》:南瓜醬金沙杏鮑菇
這道菜的口感主要來自薄切杏鮑菇,吃起來質地韌而不硬,咀嚼時釋放出自然的鮮甜。南瓜醬細膩濃郁,帶有天然的甜香與一絲奶香的圓潤,像是流年中最溫柔的時刻。金沙調味的加入為杏鮑菇增添一層鹹香的點綴,鹹甜交織,帶著一種熟悉卻又新穎的味道。每一口都如歌詞與旋律中的感慨,讓人感受時光在味蕾間留下的溫暖餘韻。
《祝你幸福》:巧克力豆腐慕斯
巧克力豆腐慕斯是由再春食堂 Hank 準備的甜點,入口即化的巧克力豆腐慕斯,以豆腐的滑順與巧克力的濃醇交織出絲綢般的細膩口感。入口後的煙燻鹽巴增添了一抹出人意料的鹹香,就像歌中那份深情卻不張揚的祝願,讓整體滋味更加立體。蜂巢脆糖的酥脆口感為整道甜點增添一絲俏皮與輕盈,咀嚼時的輕微焦糖香氣與巧克力的濃郁相輔相成,讓人從舌尖到心間都盈滿的幸福。
3-2. 匠心打造的在地味道,品牌背後的故事滋味:地方品牌
餐桌上的菜色除了與鳳飛飛有關,也與地方品牌緊密相連。像是姚茶館的私房料理、再春食堂的細膩匠心、香草野園的自然本味、雙口呂文化廚房的創意融合、大房豆干與黃日香的傳統堅守,這些品牌攜手合作,共同為「大溪餐桌」注入靈魂。從產地到餐桌,每一口品嘗,都是一次深入這片土地的旅行。
炸子排的經典美味演繹,傳承在地食材的飽滿風味:姚茶館「炸子排」
姚茶館的炸子排精心挑選在地的豬小排,帶骨的豬肉經過醃製,吸收特調醬料的鹹香與微甜,充分激發出肉質的鮮嫩風味。子排蘸上薄薄一層粉後入鍋油炸,炸至金黃酥脆、香氣四溢。入口時,外皮的酥脆感與內裡的嚼勁形成對比,骨肉間細緻的膠質更是令人回味無窮。
大豆紙與豬肉,健康與美味的料理:姚茶館「大豆紙肉卷」
大豆紙肉卷以創意手法詮釋經典風味,外層的大豆紙薄脆,散發出淡雅的豆香;內餡選用精瘦豬肉泥與當季新鮮蔬菜,搭配恰到好處的調味,既保留肉類的原汁原味,又融入蔬菜的鮮脆清甜。不僅展現了姚茶館對食材的講究,更體現了對健康飲食的創新追求,是一道既輕盈又飽滿的料理。
酥鬆派皮與田園韭香交融的鄉村點心:香草野園「韭菜鹹派」
大溪中庄種植有機韭菜聞名,位於該地的香草野園,因此特別製作韭菜派。這道韭菜鹹派以手工派皮製成,內裹餡料選用新鮮的韭菜搭配奶香濃郁的乳酪與雞蛋,既保有韭菜的清爽香氣,又帶有奶香的滑順。入口時,派皮的酥鬆伴隨餡料的濕潤柔和,韭菜的清香在口中逐漸散開,與乳酪的鹹香互相呼應,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這道鹹派以簡約卻不失精緻的方式詮釋大溪傳統味道,散發出迷人的田園氣息。
斯康與青醬的邂逅,重新詮釋經典英式點心:香草野園「韭菜青醬搭配斯康」
這道由香草野園創作的「韭菜青醬搭配斯康」以傳統英式手法烘烤斯康,外層呈現均勻的色澤,輕輕撥開,內裡鬆軟卻不失紮實,散發出奶油的香氣。搭配的韭菜青醬採用新鮮韭菜、橄欖油與少許堅果細膩打製,口感絲滑,韭菜的自然香氣被清新的油脂與堅果襯托,豐富卻不厚重。當斯康蘸上青醬入口,鬆軟的麵香與韭菜青醬的清新相融,既平衡又帶有驚喜。
豆乳溫潤與肉燥鹹香,共塑手擔擔麵的樸實滋味:再春食堂Hank「濃厚豆乳擔擔麵」
再春食堂 Hank 的濃厚豆乳擔擔麵,以大溪傳統豆製品為基礎,融入現代料理技法呈現。麵條採用手工製作,煮至恰到好處的彈牙口感,醬汁以濃厚的豆乳為基底,入口後滑順卻不帶絲毫油膩感,肉燥經過慢煮,飽滿的香氣融入醬汁,帶來鹹香的深度,與豆乳的溫潤口感形成完美平衡。點綴的蔥花則增添了清爽口感,為整碗麵帶來口感變化。
蒸氣裡凝聚的甜點文化記憶:雙口呂「發粿三重奏」
大溪「雙口呂」的發粿三重奏是一道展現創意與傳統融合的甜點,以原味、玫瑰荔枝、芝麻核桃三種風味,詮釋這項經典點心。原味發粿保留了傳統的經典風貌,淡淡的米香在蒸氣裡彌漫,帶著純粹的天然甜味,讓人想起舊時節慶裡的溫暖回憶;果子最喜歡的玫瑰荔枝口味則注入了些許浪漫與創新,發粿帶著淡粉的色澤,入口後荔枝的果甜悄然綻放,清新又不失層次,就像咬下一口花香氤氳的夏日午後。
3-3. 舌尖漫步地方小巷,尋味記憶深處的家鄉氣息:地方味道
「地方的味道」呈現了在老巷中飄散的廚房香氣,喚起老一輩大溪人記憶中的家常滋味。這些曾陪伴鳳飛飛成長的日常味道,被重新詮釋為多元而豐富的料理,像是「碗粿」、「醬燒韭菜豬肉」與「醬滷黑豆干」等料理,都是既平易近人又深具地方特色的料理,將大溪的傳統滋味與質樸情懷凝聚於一桌,以最貼近人心的方式,展現了大溪的飲食文化。
米香追憶與家鄉的溫暖滋味:里長嬤碗粿
由飛雀團隊製作帶來的「里長嬤碗粿」是低調卻令人難以忘懷的小吃,碗粿本體觸感滑嫩柔潤,以米漿蒸製而成,其表面微帶光澤,勺起一口,便能感受到濃郁的米香隨著細膩的口感在舌尖蔓延。點綴其上的特製配料則是靈魂所在,每一口都像是品嚐記憶深處的家常風味,簡單而令人懷念。
綻放韭菜田野清香與豬肉香濃滋味的鄉土佳餚:醬燒韭菜豬肉
與碗粿溫柔的口感相比,醬燒韭菜豬肉味道則濃烈許多。韭菜翠綠鮮嫩,切段後與片片入味的豬肉一同快炒,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豬肉肉汁飽滿,與韭菜的清香形成配搭,每一口都能感受到田野與煙火氣息的交織。
滷汁深蘊百年工藝,傳統豆香撫慰味蕾:醬滷黑豆干
作為鳳飛飛愛吃的大溪特產,醬滷黑豆干則以樸實的外表蘊藏深厚的滋味。這些手工製作的豆干,經過大溪特有的醬滷工藝處理後,表面滲透著迷人的棕色光澤,散發出濃郁的醬香。每一塊豆干皆緊緻而富有嚼勁,入口後先是醬汁的鹹香滑過舌尖,隨後釋放出豆製品的細膩甘甜,讓人難以抗拒地一口接一口。
這幾道料理,無論是與鳳飛飛金曲有關、或是由地方品牌、地方味道的呈現,都在述說著屬於大溪的故事。它們彷彿將這座小鎮的每一片土地與每一分情感,轉化為舌尖上的記憶,讓人深深體會到,大溪的美味,始終蘊藏於最簡單的日常之中。
3-4. 鳳飛大溪大禮包
參加這次的鳳飛大溪走讀及鳳味餐桌,還會獲得「鳳飛大溪大禮包」。大禮包內的每一樣物品,都帶著濃郁的地方風味與歷史底蘊,像「大房豆干」不僅是鳳飛飛心中的經典家鄉味,更有著鳳飛飛孩提時代在大房豆干老闆米店賒帳買米的樸實記憶,還有她遠嫁香港後仍不忘回到家鄉親自購買的深情印記。而「大房豆干豆腐乳」是鳳飛飛母親鳳媽常用來慰勞女兒的慰藉,也代表了三代人對傳統滷製工藝的執著與守護。
此外,還有由大溪農會製作的韭菜麵、金蘭醬油、傳統月光餅、老茶廠紅茶包,這些調料和主食的組合,讓人彷彿置身於鳳飛飛年少時的家庭餐桌,感受到那份平凡卻又溫暖的幸福,讓旅人透過食物感受到家鄉的溫度,體會傳統與現代在時光中的美好。
4. 大溪,鳳飛飛的故鄉旅後感
走進桃園大溪,每一條街巷、每一段河岸,都回響著時光與人文交織的旋律。而這段旋律中最動人的篇章之一,莫過於那來自大溪的歌聲:鳳飛飛,她以溫暖細膩的嗓音,將故鄉的情懷唱進無數人的心中。這次的鳳飛大溪活動,不僅是一趟認識鳳飛飛的溫情之旅,更是一次深入桃園大溪人文風土的體驗。
「鳳味餐桌」以食物為媒,串聯鳳飛飛與她的故鄉,讓旅人不僅能品味到山河滋養出的美味,更能細細感受那份屬於鳳飛飛的柔情與堅韌,將它們化為可感、可品、可憶的深情故事。「小鎮走讀」從鳳飛飛故事館中舊時光的唱片,到大溪深巷裡她年少的足跡,一點一點拼回關於她的人生故事。所以走吧!讓我們一起旅行大溪,找回屬於你我舌尖與記憶裡的感動!
留言列表